徐芝香倒无所谓住在哪里,尤其是知道往后虽然不是住到女婿府里,却也能每天见到闺女,她就更高兴了。
如今孩子们都大了,这小地方到底是阻碍了他们的发展,能搬去更繁华的京城自然再好不过。
至于刚开了不久的香衣坊倒也无妨。
大不了往后雇人从京城往这边来回运送就是,衣服卖得也不便宜,这些路费还是出得起的。
甚至徐芝香已经在想了,往后能将香衣坊开遍整个大泽的土地,甚至开去别国。
只是不知别国的服饰和大泽的一样不一样,别因风俗不同,再卖不出去。
冬月底,正在百姓们愁眉不展,不知该买些年货,还是忍着肉疼买米时,不知哪来的一支官兵进到刘安县,同时控制住几家高价卖米的粮铺。
东家掌柜和伙计都被押入大牢,一车车的米面从他们粮仓里被运出来。虽然早就猜到这些黑心商人在囤粮贵卖,但亲眼见着了还是不敢相信。
若不是有官兵守护,这些米粮怕是在被运出来的路上就要被疯抢了。
可就是如此,也发生几起动乱,好在萧长安准备充分,派兵镇压后才没造成严重的后果。
而这些粮也只是一部分,更大的一部分,早已被萧长安通过红绳空间送到苏小叶那里。
在审问过后,与此案无关的小人物都被放了,那些主谋情节恶劣的直接砍头,家中老小被发配,情节轻微的,有的罚光家产,有的罚光家产还要被发配。
经此一事,倒是将前世那些黑心商人都给收拾得彻底。
同样的事件也在其余县城上演,待事情平息,城里几家没有跟着囤粮发国难财的米粮铺受到萧长安的嘉奖后,有一部分收缴来的米粮就按常价卖给他们,原本涨到百文钱一斤的米面,这一回又回到灾年前的五文钱一斤。
很多没有在粮价最高时将自家米粮卖给粮铺的农户后悔不迭,若是那时卖了,如今再买五文钱一斤的,这转个手可就赚出几斤粮钱了。
但更多的百姓在大骂那些黑心商人不得好死的同时,更是感恩戴德。
眼看进入腊月中旬,又要过年了,苏小叶问萧长安,“今年过年你不回京城过吗?”
萧长安摇头,“不回了,陪你在这里过年,过完年天暖一些后,你们就同我一起回京吧。”
苏小叶自然不会反对,她还想看看京城那座被萧长安说是尚可的府邸到底是啥样的。
进京这件事也得到全家的赞同,就是借住在家里的叶老夫人也举双手赞同。
她近来一直与苏小叶一家同吃同住,强身健体丹可是没少吃,如今的身体早不是从前,就是他儿子上京时也没眼下这般健壮,不说能打死一头牛,一般干惯农活的乡下老太太都未必比得上。
虽天暖时才赶路,未必赶得上儿子春闱,但能赶上殿试放榜,到时给儿子庆祝也是好的。
至于她儿子会不会有殿试资格,她就是有那个信心,以她儿子的学识,只要去考,就没有落榜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