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那一乘华丽的马车。秃突佳还是坐在车中观望外面邺城的街景。他在心里再一次感叹大魏的富庶。不能不说是大将军高澄这个辅国之臣有治国良策。想到这儿,他下意识地抬头看一眼坐在他对面的高澄。
高澄这时正襟危坐,闭目养神,看不出来脸上有任何的表情。自然秃突佳也不能猜到他心里在想什么。想到刚才,高澄去长公主住的院子里时间并不长。也不知道他和长公主见面说了什么。出来时看不出来有异样,可秃突佳敏感地察觉到,这其中确实蹊跷。
他仔细打量袖手而坐的高澄。他穿的是官服,头上戴着三梁进贤冠,特别庄重。这时方觉得他身上别有权臣威仪,而不只是那个和他嬉笑的小郎君。秃突佳低头看了看自己,他也是朔方郡公世子,今日入宫也穿着官服,但是连自己都觉得自己别扭。
马车渐渐放慢了速度,外面街市已不见踪影,车止于宫阙东门之外,这是一处秃突佳从来没有来过的地方,高澄带他走的是一条他从来没有走过的路。但高澄显然是驾轻就熟了,秃突佳跟在他身后仍免了不左右顾盼。
两个人一路谁都没说话。侍卫奴仆自然不能跟着一起都进宫,一路上只有高澄和秃突佳两个人。两个人谁都没说话。高澄一路昂首阔步,秃突佳在他身后侧跟随鱼贯而入。
绕过尚书台,进云龙门,再一路向北。中间路过高大巍峨的太极殿。秃突佳前次来没有机会留意过,此时觉得太极殿之壮大华美犹如天上宫阙。他一边跟着高澄往前走,一边仰面直视,暗暗咋舌。再看高澄,目不斜视,根本没看一眼。
再一路向北,穿过朱华门,右首之侧有一座殿宇名字叫做“含光殿”。含光殿在外朝之内,又在内朝之外。高澄特命在此再次安排谒见也别有深意。含光殿既不像太极殿那么正式,也没有昭台殿那么随意。
这恰恰像是和亲这件事情本身。如果缔盟时双方投契,那便皆大欢喜,自然可以在苑中昭台殿宴饮;如果双方没有共识,那便延国使入太极殿,示以上国威仪,公事公办。
路上高澄已经想好了。琅琊公主元玉仪的大兄、高阳王元斌有个女儿,年纪相当、姿貌怡人,是个合适的人选。这是前日崔季舒对他提过的。高澄也仔细想过,元斌这个人其实胆小懦弱,昨天又被他施之以威,必不敢再生二心,和济北王元徽那种软硬不吃的人不同。所以他的女儿如果做了柔然世子妃必会听令于他。
高澄心里想的是就令元善见给元斌的女儿赐一个长公主的封号,算作元善见的姊妹嫁给秃突佳。然后他再格外施惠给元斌,给他加官至尚书右仆射之职,如此恩威并施,算是把元斌拿住了。
心里已经想得天衣无缝,高澄这才想起秃突佳来,止步回身去看。忽然一笑,“贤弟想必是昨夜未曾安眠,今日困倦,我命人给贤弟另觅个安静的住处,必不再让贤弟受叨扰。”
高澄这一笑简直让秃突佳觉得一天的云彩都散了,顿时晴空万里。心里由衷感叹,怪不得别人都说大将军才是倾国倾城的佳人,果然如此。不过高澄这一笑让他也略觉安心,便笑道,“小郎君不必顾念我,馆驿甚好。若是长公主要暂居,弟便在旁另觅一宅便是,不必小郎君再麻烦。”
高澄只当他是客气,也未再说什么,两个人又联袂相携地往里面走去。
孰不知,秃突佳心里也尽在思量,等一会儿见了魏帝元善见该怎么说求娶长公主的事。见高澄刚才一笑,秃突佳无形中就觉得自己受到了鼓励。
等到了含光殿外,秃突佳看到那个白面团似的胖子乐颠颠地跑过来,满面是笑。
“大将军。”崔季舒也不顾自己官服在身,见了高澄就不庄重起来。不管怎么说也是黄门侍郎的高职,又是大族出身。这一点让秃突佳很看不明白。
“世子昨夜安寝?”崔季舒笑着向秃突佳问道。
“甚好,甚好。”秃突佳也学着这些中原士子们文质彬彬的样子。他想要不是崔季舒的安排,他昨夜便不能再见到长公主,自然是甚好。
见柔然世子如此满意,崔季舒心里大为高兴,表功似的看一眼高澄。
高澄走到他身边,盯着他看了一眼,忽然又转过身去背对着秃突佳,狠狠盯着崔季舒低语了一句,“做得好事……”
崔季舒的笑顿时僵在脸上了,不明白自己又做错了什么,不安地看了一眼秃突佳。秃突佳还是满面笑意地看着他,不像是对他有什么不满。
“勿让主上久等。”高澄吩咐一句已经往含光殿前石阶走上去。
秃突佳也跟上来。
崔季舒看着高澄的背影还是不明白。
进了含光殿高澄倒有点意外了。
不只是皇帝元善见,居然皇后高远君也在。更意外的是他的弟弟太原公高洋也在。
元善见不知为什么好像格外高兴,见到宦官导引大将军和柔然世子来觐见便满面笑意,形之于辞色。
皇后高远君是微微含笑,但那种笑让人觉得皇后高高在上、距离遥远,没有任何可亲近之处。皇后端庄淑慎得像是任何一个窟寺壁画中的观音娘子。
秃突佳其实最受不了的是太原公高洋的目光。一共就见了两次,回回都觉得那种目光让人浑身阴冷。直到现在他还有点不太敢相信,这个太原公是小郎君的亲弟弟。
长幼尊卑,各自尽礼。元善见赐座,高澄和秃突佳一个习以为常,一个感受殊恩,各自坐下来。
元善见其实心里也早有准备,这时看着秃突佳和高澄,随时预备着把握时机按己意行事。
倒是皇后高远君和太原公高洋一副全然不知情的样子似是旁观。
高澄仔细看元善见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心里便算准了先发制人,面上谦恭地道,“陛下,柔然世子到邺城谒见陛下是为了柔然和大魏联姻的事。臣以为,既然朔方郡公还未送女儿前来,陛下又先允诺了世子的婚事,可先将世子的婚事办了。如此长幼有序,日子相错,...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