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第2560章国富民强小奥秘

首页书架加入书签返回目录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

    就在卢洪领悟了所谓『官』的不传奥义的时候,在川蜀之中的诸葛亮,也在脱胎换骨一般的成长起来,或者说,叫做『变态发育』。

    斐潜将诸葛亮放在了川蜀。

    川蜀是历史上的猪哥施展拳脚,甚至是称雄一方的场所,也是猪哥从内政人员成长为一个典型的『丞相』的地方。

    历史上的猪哥,并不像是演义当中那样,似乎一出场就是完全体,放火喷水,呼风唤雨无所不能,其实真实的猪哥,应该更偏向于内政方面……

    更为重要的是,刘备是通过和猪哥的勾兑,拉拢了一大批的荆襄人士的天使投资,推动了刘氏企业运作的IPO项目,最终成功上市。所以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当时刘备所图谋的,并不仅仅是像他所言的『鱼和水』的快乐,而是有没有开挂的关系。

    或许刘备在和猪哥抵足而眠的时候,就会快乐的高呼,不愧是丢了那么多夫人……嗯,应该等了二十年挂壁才到账……

    这个外挂。

    就叫做『钱』。

    有钱,才有了兵卒,也才有了副总裁关老二的水军,在刘备陆军丢盔卸甲之时,还能保存了一部分的实力,也成为了和东吴谈判的几枚筹码。

    很多人瞧不起钱财,可是治国理政,又离不开钱财。

    历史上的猪哥,一直到了川蜀之后,才开始学习经济知识,结果就吃了一个大亏。

    华夏常常称川蜀是小华夏,叫做川中锦绣河山,其实并不无道理。

    川蜀之中,有平原,有雪山,有丘陵,也有河流,几乎是所有的地形,都可以在川蜀之中找到,而且川蜀四面都是山,和华夏四周的环境也非常相似。

    诸葛亮很聪明,这一点谁都不否认,但是越是聪明的人,越是容易钻一些牛角尖,并且一旦钻进去,就是很难再出来。

    斐潜担心诸葛亮会钻一些牛角尖,所以他特意让诸葛亮到了曾经钻过牛角尖的徐庶身边……

    因为斐潜不希望诸葛亮走上历史上的那条老路。

    诸葛亮原来在历史上,确实发育得不错,但也就仅仅是不错而已。

    历史上在蜀汉后期,执掌政权的一直是诸葛亮丞相府集团,而很明显的是在蜀汉后期,蜀汉的人才跟不上了,或许可以用所谓人口基数来作为解释,但也不可否认的是,蜀汉后期的出现的人才问题,也显然是诸葛亮丞相府执政产生出来的问题。

    因为川蜀之中,其实并不是没有人。

    诸葛亮虽然为后世贡献出了辨别人才的方法,条条框框的很是像个样子,然而很遗憾的是诸葛亮也没能跳出斧利不能修身的限制……

    蜀汉后期人才问题,和猪哥脱不开干系的。

    当刘备进益州的时候,刘璋麾下有大量人才投奔刘备,并且在蜀汉前期的战斗中发挥了出色的作用。这些人才原本就是在川蜀的,但是刘璋却始终用不好,以至于自己处于暗弱地位,这究竟是人才的错,还是刘璋的问题?

    然后,诸葛亮在刘备死后,全面掌权,蜀汉后期就越来越没人了,还不得不外请,这又是谁的问题?

    比如姜维。

    姜维么,其实说起来就是个寒门。

    而且若是说得更不好听一些,陇西一带可是多羌胡血统,就是这样一个人成为了诸葛亮的左膀右臂,在某种程度上来说,姜维其实就是诸葛亮带盐人,呃,错了,带囊人。

    寒门子弟,和自己周边的任何派别都没有关系,是不是大佬最喜欢用的?

    就像是大何谁,背锅好人选,用上两三年,若是不行,再换一个呗,也不费劲。

    是不是有点这个味道?

    历史上的诸葛亮,其实军事才能么,并不像是三国演义当中那么闪耀,他也有很多的问题,最大的问题就是喜欢遥控,好听一些,就是锦囊妙计,不好听的么,就是控制欲太强,喜欢微操。

    在刘备死后,有人是反对诸葛亮军政一把抓的,但是这个人不久后就暴毙了。当然话说回来,诸葛亮是被架到了那个位置上,不进则退,政治高层上面的玩意,可不是小孩子过家家,有时候退一步就是万劫不复。为了保证荆襄派的利益,猪哥也只能下狠手。

    猪哥一掀桌,当然就没人陪他玩了。

    这样的问题,历史类似的也有很多,比如为什么刘邦、刘备、朱元璋等人,在起兵之初遇到的几个人都是当时最牛的人才,是巧合么?为什么刘邦的很多发小都能够带兵打仗,而且都很牛逼,而他们之前有吹鼓手、卖席子的、卖狗肉的、赶马车的?为什么形如刘备就能遇到很多的人才,全国那么多的人才都恰好聚在那一片吗?为何朱元璋怎么就有那么多的大将,是一种巧合还是必然?

    其实并不是,而是人站得高了之后,就忘记了脚下的地。

    斐潜就担心诸葛亮会演变成为历史上的模式,所以特意让诸葛到川蜀来。

    毕竟当下诸葛亮的身上,担子没有像是历史上的那么重,所以诸葛亮可以得到比较充裕的时间去发育,去变化。

    成都。

    府衙大堂。

    徐庶坐在上首,周边坐着的,是董和,法正,彭羕,爨习,孟琰,吕凯,狐笃,当然还有坐在下首的诸葛亮。

    至于一般的官吏,还没有资格参会。

    什么?甘宁?甘宁现在拜为折冲将军,正在巴东镇守呢。

    在府衙大堂内的这些人,有年长的,有年轻的,有地方豪强,有部落头人,有乡野贤才,有文化名人,各个层面的人都有。

    『幼宰兄。学宫重建如何了?』徐庶问道。

    徐庶跟董和客气,是董和年岁大,然而董和不能因为自己年岁大就托大,反而是相当恭敬的还礼,回答道:『各项修缮都已经完成,春季便可招生。』

    在一旁的爨习问道:『敢问使君,这羌氐賨人之辈……学宫可纳否?』

    孟琰有些紧张的看着徐庶。

    学宫修葺扩大之前,徐庶确实是说过学宫的招生范围不仅仅局限于汉人,而且也会对于一些愿意求学的羌人氐人賨人之类的部落年轻人敞开大门,然而随后不是出现了一系列的叛乱么,虽然说那些叛乱的大部分都是川北和川西的少数部落,但是如果徐庶因为叛乱之事,拒绝了这些少数部落子弟参学,旁人也说不出什么来。

    一般的平头百姓,或许还不觉得读书有什么必要。

    对于这些普通百姓来说,确实温饱才是第一位的,但是一旦度过了温饱线,在想要往上,没有知识是万万不成的。

    同时对于有一些部落关系的爨习,孟琰等人来说,这能不能让部落贵人子弟进学宫,就意味着将来川蜀之中有没有自己这一方的后备力量……

    所幸的是,徐庶并没有改变什么主意,点头表示之前说过的话,并没有改变。

    爨习,孟琰等人显然呼了一口气。

    徐庶微微颔首。

    坐下首位置的诸葛亮目光在爨习,孟琰的脸上略过,然后又重新低垂了下去,就像是从始至终注意力都仅仅是在记录上而已。

    随后很多事情也就顺畅了起来,包括关于配合徐晃修建军事道路和山寨的议案,以及扩宽南中到交趾一带的道路的议题……

    最后,便是商议,即将在冬末春初举办的川蜀学宫的第一次大规模考试。

    对于这一次的川蜀春考,诸葛亮原本以为众人会有很多的意见,或是什么杂七杂八的想法,但很有意思的是,众人根本没有对于春考有太多的提案,反倒是依旧对于在春考之后的学宫重开,议论纷纷。

    这让诸葛亮有些意外,但是仔细想想,似乎又在情理之中。

    随着春考将近,川蜀周边赶来的学子,或是为了扬名,或是为了展露才华,或是为了印证学问,经常会在相聚之处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章目录下一页

请安装我们的客户端

更新超快的免费小说APP

下载APP
终身免费阅读

添加到主屏幕

请点击,然后点击“添加到主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