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 统一思想
天渐渐的黑了下去,凉爽的秋风开始刮了起来,明山前线的态势逐渐稳定下来,鬼子在日落前经过几次试探性进攻就收住了手脚,为了防止再遭受类似于将军岭方向反冲击的打击,开始经营起防御阵地,33团各营经过连续两天的激战,也迫切地需要休息,原本应该是战况最激烈的明山前线在这个当口反而成为最为安静的地方。只是,在这安静的表面下双方都在不遗余力地调兵遣将。日军炮击舰队主力在经过连日的炮击消耗后,终于决定连夜开赴威海卫进行弹药补充,与此同时,最后几批尚未登陆的陆军加紧登陆,已经登陆的物资和人员则源源不断地向前开进,一直朝它们臆想中的华军主力进发……国防军也在大规模的调兵遣将,为了早一步到达制定位置,执行“秋风”计划的各师更是连夜赶路,黑夜是它们最好的掩护。
“都准备好了么?”指挥所里的郭松龄显得淡泊而且从容,开战以来他的11师承受了日军几乎所有的压力,他一方面要指挥部队层层阻击,迟滞、消耗敌军,另一方面又要坚决按照战场态势,完成前指所准备的“秋风”计划,困难之大可想而知。单从战果上看,11师也经历了巨大的损耗,近15%的兵力因战退出战斗序列,首当其冲的033团更是承受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压力和冲击,但从更深层次的内涵来看,11师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事实证明这支主力队伍完全对得起自己那个响当当的称号。
夜深了,战事早就沉寂下来,战略层面的较量才刚刚开始。
中南海的中型会议室里,秦时竹正主持召开情况通报和内阁秘密会议。出席会议的还包括政府内阁各成员与国防军四总部首长。
“各位,前线地情况大致就是如此,虽然媒体对中日双方的冲突在报端有一定的报道,但这种文字压根就不是真实状况的描述,我们所面临的局面和目前的情况远远要比报纸上描绘的更为恶劣和困难……四总部今天召开了一天的联席会议,对于作战方案进行了布置。我们认为,要么不打,要打。则一定要将小日本打痛、打扁,让其知难而退。”
在总参谋长张绍曾上将地介绍过程中,端坐中央,正襟危坐的秦时竹一边仔细聆听,一边用眼角的余光扫视各路要员的反应——很多人先是感觉惊讶,其次是不可思议,然后或是恍然大悟,或是惴惴不安。中日开战?那可才是要命的事情。很多人都还清清楚楚的记得20年前同样的中日战争,因为不忿“蕞尔小国”的挑衅和欺辱,大清朝选择了战争,结果一败涂地,不仅搭上了北洋舰队。更是将2亿3000万两白银和台湾拱手相让……
“前车之鉴啊。”有人心里在暗暗叹息,对于战争尤其是对外战争,这帮风风雨雨中走过来地要员有一种说不出的愁人滋味,自打1840英吉利人寻衅开战后。中华大地上的对外战争就几乎没什么好结果,不是赔款割地就是开放通商口岸,授予“最惠国待遇”,战争几乎成为每一个当政者的噩梦。
会议室是一张颇为新式的椭圆桌,据说是为了昭示民主、共和而特意打造地,压根不同于旧时主位居中、两侧分列次位的模式,饶是这样,众人也将椭圆的长轴两端视为主位而不敢僭越。桌子换了不假。但心目中的等级却不是这么轻易可以消弭地,恰恰相反,椭圆桌子很快也形成了固有的座位规律——总统居中,副总统、总理分居左右两侧。本来坐在秦时竹的左手边应该是黄兴,右手边是张謇,但由于黄兴一直有病在身,除了新内阁宣誓就职时象征性地出席了一下外,没有来过。因此一般而言。秦大总统左手边是国务总理张謇,右手边是副总理葛洪义。
此刻。左手边的张謇一脸阴云,虽然抱定了靠边站的决心,但这种重大事件的冲击却还是让他所震撼的。阁员们对于张謇今日的出席也多少有些不解,在“宪法危机”解决后,作为政治斗争地失意者,张謇已经自动退出权力前台,将全部心思放在自己的财团——大通集团上,一般政府会议能不参加就绝不参加,很多时候还是唐绍仪代替主持召开的——张謇即将辞职、唐绍仪即将上位早已是公开的秘密。不少人看见张謇出席原本还以为总统有人事变动或重大事件告知,没成想却是中日武装冲突。
张謇想了许久,念头在脑子里转了又转,嘴唇被牙关紧紧咬住,几次想松口说话又抑制住了自己的冲动——不在其位、不谋其政,这是何苦来着?只是,中日冲突影响太过重大,张謇面上平静,心中的波涛却不是那么容易平息的。
“不知季老有何高见?”在众人面面相觑之后,秦时竹的提问适时打断了寂静。
眼看众人地目光“刷”地集中到自己身上,张謇开始有些后悔,早知道就不参加会议了,以前称病不出多好?既已淡泊政事,何必再趟这趟浑水呢?
“大总统,各位……”躲既然躲不过去,干脆还是发言吧,“我国百废待兴,在此时实在不便与日军大动干戈,此其一也;我国防军虽迭经发展,但实力终究羸弱,与日军差距颇大,海军一支力量对比更为悬殊,动武胜算不足,此其二也;胶州湾一隅虽属要地,但前既已为德国占领,并不操于我手,日军此番争夺乃势在必得之势,即便许之,予我又有何损?倒不如两家谈判,令对方作些让步即可,此其三也……”
秦时竹脸上微微一笑,这就是他一定要邀请张謇出席会议地意义所在,这个“和事佬”的发言代表了很大一批人地心态和想法,不做好他们的工作,不统一他们的思想。要想解决中日争端恐怕有些难度。在政治上,张謇虽然将要靠边站,但还有巨大的影响力,在一部分传统精英...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