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有忻口镇前面有两处交通孔道可以通行,险要的孔道,就如忻州地区向外面通气的鼻孔一般。如果周军占领忻口,派兵阻塞就近的两个孔道,则辽军想南下、恐怕就只有变鸟才能飞越重山峻岭了。若是这般打算,符彦卿的主力还在忻州干甚?早该趁史彦猛将冲前,大军全数掩背跟上,不计代价一举将辽军驱赶出忻口才是……但目前却只叫向训这点人马去接应,实在是看不懂是何玄机。向训带来的这点兵马,数量有两千之众,但真正可以干硬仗的就只有三百多轻骑兵。这样的增援,让史彦前锋与辽军主力决战?还是接应史彦赶紧往回跑……那么史彦追出去作甚?一时间郭绍觉得这卫王的前后战术策略,简直是缺乏基本的逻辑关系。不过也不好说,符彦卿家到底是三代封王的军阀,这种高位者总是应该有非常人的智慧,也许人家有什么深谋远虑,并不是郭绍这种十**岁后生能揣测的。不过事关自己和二十个长途跋涉走路过来的兄弟的身家性命,这时郭绍也顾不得许多了,一改之前很懂规矩不多嘴的作风,瞅准机会便开口问道:“向将军,咱们是去救史前锋回来,还是接应他继续作战?”向训转头看了一眼说话的郭绍,淡定地回应道:“卫王没说。”郭绍遂无言再问。就在这时,张建雄便破口大骂起来:“娘|的!史彦这厮一点颜面都不留给主公,想起就来气!还叫咱们去救他?他这么能,就让他一个人把辽人打回去得了!”郭绍一听,也想到了半路村子边的那事,张建雄话里“不给脸面”恐怕就是说的那茬。当时史彦杀那些被劫掠的无辜妇女,张建雄差点出面,后来被向将军作势制止的。当时郭绍还以为张建雄是个有同情心和正义感的好青年,不过现在听他单单骂史彦不给向训面子,骤然醒悟:张建雄这厮的不满,根本不是因为同情那些无辜的妇女,而是对史彦在主公面前的态度感到气愤,替主公向训打抱不平。五代这帮武夫,恐怕压根就没把那几个被屠杀的女子当人看。那时,向训刚一见史彦,就用官家的命令把史彦教训了一顿,说得都是道理。合情合理的道理恐怕叫史彦很难反驳……但史彦心里应该也不爽,被一个他看不起的武将教训,凭什么?所以史彦根本不和你口头上讲理。不是要问怎么处置么?按照向训的意思,应该是放走无辜妇女,惩罚不守军纪的乱兵。但史彦很干脆,全给杀了,你能把我怎地?他不是在杀人,而是成心要当众和向训过不去,要扇向训的脸,出口闷气。只不过可怜了那几个无辜的女子,什么都没做错,被人当出气的道具一样砍了。郭绍多少还是有点现代人的主流价值观,对于这种漠视生命的做法当然不敢苟同……但他也没觉得在五代十国这种世道、站出来争个对错是什么明智的做法,所以也做了一个冷漠的旁观者;关键是当时史彦压根不知道你是谁,又在气头上,见你一个小将,一言不合就拔剑砍过来怎么办?是要和周朝第一猛将在内部就分个输赢死活,还是被杀了之后等着谁来给自己讨公道?况且兵荒马乱的地方,各种惨剧何止这么一件,不是一个凡人能管得过来的。……大家都对史彦很不满,七嘴八舌在向训面前骂了几句。就在这时,向训抬起手制止众将的议论,不紧不慢地说道:“史彦是有些傲气,不过他是杀了咱们的人、或是做了什么不义之事?都没有!那你和他置什么闲气?都是大周的将帅,别为了一点小事就非得计较个长短。”张建雄愤愤道:“就怕咱们去救他,他还不领情,怪咱们多事。”向训道:“史前锋不是不明恩怨的人。要以大局为重,切勿意气用事坏了战局。你们休得再说了,号令各部兵马,轻装出城!”众将这才消停下来,纷纷领命。郭绍也招呼自己的人牵好马带上兵器出。罗猛子问道:“俺们的东西就丢在这地方?会不会被别人捡走了……”郭绍还来不及回答,杨彪就劈头盖脸骂道:“说得好像腰缠万贯一般,你仔细搜搜,除了马身上的东西值几铜钱!”罗猛子这才作罢,又嘀咕道:“俺对史彦也没啥好看法,那几个妇人,还不如等乱兵抢走好了,说不定被军士抢回去还能过得好些。”杨彪也冷冷道:“史彦就不是个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