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州夜晚的长街,笼罩在幽黄黯淡的灯笼亮光中。破旧的官衙外面,几个穿深色衣裳的汉子正在慢慢地来回走动。不知什么地方传来“汪汪”的狗吠。
衙门里面,黄炳廉“哗”地翻了一页卷宗,拿起一根铁片轻轻拨了一下灯芯。
过得一会儿,他抬起头道:“周端问题很大。”
旁边一个穿青色袍服的人道:“前南唐国主的国后周氏,现在大许皇宫内……她长得倾国倾城。周夫人和周端是亲戚。”
“那又怎样?”黄炳廉冷冷道。
青袍人张开嘴欲言又止,却似乎生生把话咽了下去,沉默下来。
“叽叽叽叽……”从夏天残余的虫子还在鸣叫着。
黄炳廉又问:“内侍搜查过周端府邸?”
青袍人道:“是。”
黄炳廉提起朱砂笔,飞快地书写一番:“拿牌票,调随行禁军卫队,立刻逮|捕周端,封了周府。刑讯周端及有关人等!”
“遵命!”青袍人上前接过东西,刚要转身,终于忍不住又开口道,“黄辅政,咱们如何刑讯?如果周长史胡说八道,乱牵扯人,还要继续问么?”
黄炳廉冷冷道:“咱们怕牵扯谁?”
青袍人沉声道:“譬如……左辅政。”
黄炳廉的嘴角露出一丝细微的表情,刚要开口。忽然外面的狗吠更激烈,有人在门外道:“黄辅政,左辅政连夜进城了,拿的是圣旨,守城守备径直开了门。”
……
八月初一,东京皇城大朝。
郭绍多久没有上朝了,他自己也记不清楚,今天是数月以来第一次临朝。他走路还有点吃力,不过总算能不用被扶着慢慢走动了。
文武百官从金祥殿南面大门来,郭绍等则从北面后宫的方向进来。金祥殿建筑群从正面看简洁又宏伟,如同光明正大、名正言顺的皇权,但后殿却有迂回如迷宫的幽美廊芜。
这次大朝不算什么特别的日子,无非是荒废的排场重新开张。
郭绍单独和宦官杨士良站在一道走廊上。杨士良躬身道:“陛下,文武百官都到了,朝会礼乐准备妥当。”
他听到杨士良禀报,点了点头,却并不马上出发,仍旧站在那里沉思,良久才道:“无论什么时候,光有防守、没有进攻,都是极大的失败。”
杨士良若有所思,忙附和道:“陛下如日中天,英明神武,雄心开拓,非退守之君矣。”
郭绍对恭维表现得十分淡然,口气似乎很平静,“无论怎样,咱们还是防守得很好,萧思温的阴谋没有得逞。可这值得庆贺么?咱们死了那么多人,不得不流如此多的血……”
郭绍压抑的镇定有些失控的迹象,“你以为朕愿意这样?”
曾经的无数战争,死掉的人肯定不止这次清洗血案中的千儿八百人;但郭绍现在很动容,一定是想到了他额外在意的东西。
“最大的黑手没有付出代价,萧思温及其党羽,全身而退。他们现在一定在耻笑朕!在看着朕的狼狈和丧心病狂的泄|愤哈哈大笑。这么一个可笑的阴谋,竟然能搞起如此大的风浪,朕就像一个被玩|弄的猴子一样!”
杨士良急忙说道:“陛下,都怪臣子们无能,不忠之人满朝都是!”
“罢了,罢了。”郭绍叹了一口气,转身向南边走。杨士良弯着腰上来,小心扶住郭绍。
郭绍上殿后,也没有逞强般地拒绝别人搀扶,他被宦官扶上龙椅,看起来便不如以前那么光辉了。一举一动都显得很虚弱,不过身体被折腾成这样,他也没法佯装矫健。
宏大的鼓声和编钟音律,也无法让郭绍的仪态显得更有气势。
“陛下万寿无疆!”宽敞的大殿上,一片呼声传来。
“平身。”郭绍道。
不多时,站在前列的王朴举着象牙牌出列,鞠躬道:“陛下,臣有事禀奏。”
郭绍没吭声,他上朝后一共就只说了两个字。宦官王忠的尖声道:“官家让王使君但说无妨。”
王朴大声道:“臣弹劾护国公罗延环,在陛下病重期间,勾通内外,有负于陛下!”
大殿上顿时出现了窃窃私语。
王忠问道:“王使君,你可有实据?”
王朴捧起一张纸,说道:“护国公亲笔书信,在许州长史周端府中搜出,秘密告知彼时官家病卧、朝廷人心惶惶诸事。周端有渎职、受贿之嫌,而罗国公这封信,表明与周端私交来往甚密。护国公受大许皇室厚恩,身位显赫,领...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