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萧楚古灯二人的窃窃私语躲不过几位声名显赫的老僧人耳朵,也没谁出言警示,灵苍大师仅是问向持净瓶的女菩萨:“大乘千万法,只能靠双修法?”
净珠天王直截了当的回答道:“正是如此。”
灵苍大师求证道:“天王是为了大乘法,还是为了他?”
净珠天王闭目陷入沉思,良久之后答非所问:“他,应该也是差一步进大乘。”
灵苍大师在前领路不置可否。
小沙弥秦萧楚颇为好奇,到底是什么样的人能够这般吸引女菩萨。
一行人路过两旁大同小异的禅房,路过了伟岸恢宏的佛殿,眼前是一条寻常的山路,身后是寺中楼宇的集中地,远处树林尽头隐约能够看见有些塔顶冒着尖,小沙弥对这条路再熟悉不过,因为那些冒出树林的塔顶旁就是自己与师父的茅屋,每回往返茅屋与佛殿时都要经过此地,这条路自己来回走过不下数千次。
愈发走进这座树林,秦萧楚倒越是觉得这地与黄梁山上遍地的黄粱树一般无二,倘若不是没有经过出寺的大门,恍然间有种自己已经走出了寺外的错觉。
众人在树林中左右穿行,秦萧楚仰头去望,似乎正朝着石塔方向行进,只感觉离之越来越近,随后竟是悄无声息的站在在一座带有小院的茅屋前,茅屋背身处伫立着无数石塔,一眼望不到尽头。
每座石塔无一例外都以石墩做基,台基上又以石或砖堆砌成莲花状,往上便是一圈一圈的五角塔轮,五角处各挂有一盏风铃,或许是饱受风霜的缘故,空见铃飘难闻铃音。秦萧楚粗略数了数,大约是七层石塔,有些由砖块搭建的石塔表面砖块泥体已经脱落,通体斑驳,大多数使用纯石雕刻而成的石塔相较而言显得更为养眼。
秦萧楚视线由远至近,先看塔林再看茅屋,猜想着女菩萨苦等之人,大概就在这座有烟火气的茅屋内。
小沙弥却率先喜出望外,因为此地就是自己与师父的家,师父只要无事可做就会在屋内或是塔林中念着《三珠经》,正满脸兴奋欲进屋去,却被灵苍大师忽然一句“古灯,回来,”给喊住。
古灯不明所以的止住脚步退回到灵苍大师身旁。
秦萧楚自知能够上山已是意外之喜,这寺内场景布局算不上震撼,至少没有太武山那般有仙气,不论是路过的禅房布局连绵无缝,还是眼前新旧各异的石塔,细节处自能体现出一份多年沉淀出的底蕴,就似天脊城城外常年在马背上飞驰的传统游民与城内锦衣华服的新城城民一般,各有风姿绝艳,当下见退回到身旁的小沙弥表情由喜转忧,不禁低头询问,“里面有什么?”
“小僧与师父就住这里。”
秦萧楚这才仔细探看这座寻常的小茅屋,以一圈篱笆围成个院子,实属寒酸且简陋,与方才经过的禅房佛殿形成鲜明的对比,突然一个设想在脑海中呈现,莫非净珠天王所等之人与小沙弥的师父是同一人?想到此处的秦萧楚略微转头偷瞄了一眼净珠天王,只见这位女菩萨神色并无异常,还是那副低眉浅笑的姿态。
众人止步不前,不论是屋内还是屋外,都无人说话,或许这内外之间,都在等。
将众人领进寺门的灵苍大师察觉到周遭氛围的僵硬,望着眼前茅屋,主动开口说道:“贫僧曾说过,踏过这道门,不是个好的选择。”
净珠天王并不接话,自顾自的朝着茅屋询问道:“为何不下山?”声音不大,却能清晰入耳。
从外看看不出茅屋内有动静,难不成屋内有人不成?不论是对于净珠天王还是对于茅屋,秦萧楚都是倍感疑惑,当即目不转睛望着这座简陋寒舍,沉寂许久之后,茅草屋内传出一道声音:“近二十年来,十六年前下过一次山,十年前下过一次,今年年初也下过一次,山上好,适合清修,也无人打搅,又为何要时常下山去?”
这声音传出来后,深知自己那位师父习性的小沙弥古灯扯了扯秦萧楚衣袖,小声解释道:“师父在里面清修,不愿意被人打扰。”
显然其中人物就是枯木禅师。
接上枯木禅师的这番言语,净珠天王面不改色,问道:“十六年前那次下山,可还记得去了哪?”
茅屋内立即回答道:“记得。”
净珠天王再度问道:“可还记得说过什么话?”
茅屋内应声回答:“不敢忘记。”
“那为何在今年,在十年前都躲着贫尼?”
“因为不敢。”
“为何不敢?”...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