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儒还能说什么,只能乖乖地按照杨广的意思,进行筹划。
杨广做事,不做则已,做就必须马上做!
李儒被催得,每天一路小跑,还是忙得焦头烂额。
李儒很后悔找这么一个假主公。
这哪是什么假主公,简直就是亲爹!
李儒很纳闷,这家伙咋有那么多精神头?喝了千年人参汤,也不会亢奋到这种程度啊!
李儒哭的心都有,可是,有什么办法。
事实证明,杨广的很多决策,都是对的。或者,即便不甚正确,也没造成严重后果。
整合西凉军后的杨广,已经成为西凉军,甚至整个雍凉的主宰。
杨广最大的变化就是,再也不在乎别人怀疑他的真伪。
因为,敢怀疑的,都死了!
活着的,没人敢。
杨广已不再模仿董卓的举止言行,而是舒舒服服地,做回了自己!
董卓说话,土得掉渣,杨广不喜欢。
董卓习惯用“咱家”称呼自己。杨广则不然,他既不学董卓称“咱家”,也不像别人那样称“吾”,而是直接称“我”。
不要小看这个称呼。
“吾”与“我”,并非是今古自称的差异。
很多人以为,“我”是现代词汇,其实不然。“我”这个自称,早在先秦典籍中,就已出现。
二者之间,除了语法方面的差异外,最大的区别在于:“我”,有明显的自高自傲,自夸自大的含义。
这个时代的人,只有最亲密之人交流,比如夫妻之间,才会称“我”。
而大多数场合,人们通常自称“吾”,以示谦和。
杨广才不管那许多。
我就称“我”了,谁有意见?
没人有意见,没人敢有意见。
西凉军,加上西域各部族游骑,兵力近三十万。如同一架体量巨大的战车,滚滚向前。
杨广,就是这架战车的驾驭者。
而悲催的李儒,觉得自己就是拉车的辕马,在杨广手中不停舞动的鞭子下,只能呼哧呼哧地,向前狂奔……
……
“吁……”
看完刚刚收到的密报,又处理了几封文书,李儒直起腰,长吐一口气。
天,咋这热?
“来啊。”
半晌,贴身奴仆才跑了进来。
“何以迟?”奴仆半天才跑来,李儒埋怨道。
那奴仆委屈道:“事儿太多了!小人只有两条腿,哪跑得过来?”
李儒白了奴仆一眼,将文书递了过去。“即刻送去。”
奴仆道:“稍迟些再送行不?”
李儒不满地质疑一声,奴仆无奈地道:“小人手头之事还没忙完呢!”
“忒拖沓!”
李儒不满,奴仆更不满,抱怨道:“先生吩咐那么多事,总得一样样做啊!”奴仆一一数着手头之事。
杨广催得急,不仅是李儒,府里下人都忙得脚打后脑勺。
听着奴仆的抱怨,李儒突然意识到,不经意之间,自己已经适应了杨广做事的节奏。
总是很急、很忙,但是,也很爽!
杨广急着对马腾、韩遂动手,李儒虽不赞成,但也说服不了杨广,只能在杨广不停地催促下,全力谋划。
不过,对付马腾、韩遂这种无谋之辈,李儒自信,轻而易举,便可玩弄其于股掌之上……(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