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臣沈言见过长公主殿下。”沈言望着眼前一直传闻中的长公主夏雨薇一眼,顿时惊为天人,随即收起眼眸中那一抹神色,脸上浮现出一抹恭敬的神色,朗声说道。
“不必多礼,我虽然挂着长公主的名义,可实际上我是一个什么样身份的人,沈大人比谁都清楚。”夏雨薇同样望了眼前一眼看上去十分平凡的沈言一眼,眼眸中闪现出一抹复杂的神色,淡淡的说道。
尽管不同类型的专家众说纷纭,可是他们并未经历战争的残酷局面,更没充分了解各国首脑当时发起战争的真正意图。
诚然,虎磐王朝三国打着消灭华文帝国的旗帜而出兵攻打华文帝国,可是事实上,莽古托岳等三国主宰并非是真正下定了决心想要消灭华文帝国,他们出兵入侵华文帝国的真正目的是打着这个旗帜想要获得更多的利益,以便为将来称霸大陆积累更多的资本。
帝王的信念与军队将领的决心也是影响一场战争胜败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并不否认,莽古托岳等三国主宰并非不想占领华文帝国的地盘,他们对此次发起的入侵战也抱着寸土必争的心态,可是三国首脑的心中也很清楚,无论谁占领了这些地盘,非但会成为彼此攻讦的一个理由,也将承担其他国的缓冲带。
即便三国约好瓜分或平分这些地盘,但他们真的能心平气和的做到这点吗?他们不会为了彼此之间的利益而开展军事行动了吗?
三国首脑的心态给了叶知秋施展军事部署与战略战术部署一个极其广阔的舞台。
另外,叶知秋先后能取得这些战功,说到底还是这些成名已久的老将并不相信一个久病、且无实际指挥经验的文弱书生能发挥出多多大的功效,根本不相信叶知秋竟然拥有如此强大的实力,也不相信叶知秋能在军事上取得多大的成就。
叶知秋的对手正是有这些想法,因此,他们与叶知秋对阵时虽谈不上轻视、却也并不过多重视这位年轻的对手,而正是这种心态才会给了叶知秋一次又一次施展才华的舞台、并取得了相应的成果,比如袭击、焚烧郝连苍穹大军的军备物资,比如对铁真大军实施不间断的袭扰、从而不给其休息的空间,比如实施千里奔袭战术等等。
一场战争的胜利并不仅仅凭借运气,身为统帅必须具备一定的、甚至过硬的指挥能力及反应能力,否则,一旦敌人寻找到自己失败的原因,届时身为叶家军最高统帅的叶知秋还能有这份运气抵挡敌人疯狂的进攻吗?或许那时的他早已失去了一切资本。
仔细分析叶知秋自第一次领兵征战以来所发生的每一场战役就不难发现,叶知秋无论面对怎样的对手,从未有任何程度的轻视,非但认真部署每一步的作战计划,甚至不惜花费巨大的精力收集对手的每一个习惯,最终以一种高昂的姿态迎接对手发起的攻势。
叶知秋的作战风格真正做到了在战略上藐视敌人、在战术上重视敌人的精髓,远非帝国其他将领可以比拟的,就连其父叶少堠、岳父夏信这两名帝国闻名已久的统帅,哪怕是帝国皇族的李道群、李道君也会偶犯经验主义错误。
并不否认,叶知秋出征前并未有任何的实际作战经验,自小便是一个闻名远近的药罐子,可自从陶云帆的意识与叶知秋的意识融会贯通后,叶知秋已非原先的那个药罐子,他的脑海中非但有这个大陆惯有的作战方针,更有积累了几千年的战争理论,加上他的良好习惯及打破惯性思维的策略正是给了敌人致命的一击,让敌人有着防不胜防的感觉。
而这正是叶知秋的资本,同时,叶知秋的对手并不知晓、熟悉这些军事理论知识,毕竟叶知秋所拥有的知识乃是几千年积累的智慧成果,更远超这个时代固有的知识架构。
这仅是叶知秋第一次展现自己的军事才华,随着之后的领兵征战及一系列的行军部署和练兵手法,这些都充分证明了叶知秋的军事才能,如果仅靠这些成绩,便足以让叶知秋闻名大陆。
叶知秋并不依靠强壮的身体素质和出色的武功而赢得麾下将士忠诚拥戴的统帅,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概念,又需要怎样的魄力和魅力,那叶知秋凭借什么能达到如此成绩?
无非是叶知秋具有的智慧、谋略及出色的战略部署才能,最关键的一点乃是叶知秋敢于尝试、打破帝国军制惯例,比如募兵制、比如军饷制、比如树立英雄纪念碑等措施。足见叶知秋的成功并非仅仅是运气。
募兵制改变了帝国惯有的征兵制度,极大的提升了士兵的实力、士气,加上叶知秋的训练方案,尽管实力不如虎磐王朝等国的士兵,可是已远超国帝国其他军队的实力。
军饷制与阵亡抚恤金制度也很好的保障了将士家属的生活,从而极大的提高了士兵的士气、作战的热情和忠诚。
打破帝国惯有的军队管理制度实施军制改革极大的提高了各兵团的作战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兵团制讲究的作战依靠各兵团的实力单一、或协同作战,这种分岗作战制度使得各兵团责任更加的明确,就不会再出现之前的那种将不知兵、兵不知将的局面。
同时,改变大陆惯有的作战模式,在很大程度上也提高了兵团作战的灵活性,让对手有种应接不暇的感觉。
辖区内树立英雄纪念碑的行为再一次树立的榜样,即便阵亡了仍会享受到荣誉,这一举措带来极其深远的影响,加上叶知秋树立军魂思想,叶家军如同一只出闸猛虎那般锐不可当、坚不可摧,这两个政策的实施促使着将士们可以全身心的投入到任何一场最艰苦、惨烈的战役中流血、甚至牺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