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转眼又过了半个月,陆诚依然在当他的私塾先生,和往常并没有太大的区别。唯一不同的是,他现在又多收了两名学生。
自打半个月前,当着几位家长的面考校弟子,而弟子们又都对答入流后,陆诚的名声再一次传开了,自然就有人把自家到了适学年龄的孩子,给送了过来。
这两名新收的弟子,虽然入学晚了半个月,但陆诚额外花了些时间,很快就把其他弟子在前边学过的内容,给他们补上了。
《三字经》的内容毕竟简单,只要用心学习,并不会花上太多时间的。
短短一个月的时间,陆诚已经教完了《三字经》上的内容。如今是明朝,经文上的内容自然比后世要少一些。
身在大明朝,难道你敢教学生和明史有关的经文?
接下来的教学进程,一般就是百家姓了,但陆诚改变了一下进程,开始教起了清朝时才会出现的《声律启蒙》。
陆诚这么做,其实是有自己的考虑的。
《声律启蒙》是训练儿童应对,掌握声韵格律的启蒙读物。
诗词和对联,自古以来就是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大明朝独独以八股文来考量人才,前期还没甚么问题,可越往后就越会限制读书人的思想,进而整个社会就难以进步。
不过,八股取士也并没有后世人们想得那么糟糕。
万事有利有弊,在大明朝统治的两百多年中,科举制度还算得上是比较成功的,其中也出了不少的名臣。
再者,在这时不通过科举考试来选拔人才,又要用甚么标准来选取官员呢?
但八股取士,确实是导致了诗词文化的没落的。在这种大背景下,能做出一首不错的诗词来,绝对是能够为自己扬名的。
对此,陆诚就深有感触。
因此他希望,自己所教导的这些学生们,将来在能够学好时文的同时,也可以兼顾诗词这一块,这对他们是很有好处的。
在蒙学时就学习了声韵格律,也就代表着,他们在起跑线上比其他的读书人更高,将来做出来的诗词,自然是不会太差的。
先前练字时,陆诚就写了不少《声律启蒙》上的内容,在决定要这么教学生之后,更是赶着写出了十多份上卷里边“一东”的内容。
他让一名弟子把这些“临时课本”发了下去,待到每人都拿到这一张纸后,便开始念道:“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来鸿对去燕,宿鸟对鸣虫。三尺剑,六钧弓,岭北对江东。人间清暑殿,天上广寒宫。”
朗朗上口的内容从陆诚口中念出,把下方的弟子们都听得入迷了。他们学了这么久的三字经,还没听过这么有意思的东西呢。
见到学生们的反映,陆诚只是浅浅一笑,便接着念道:“两岸晓烟杨柳绿,一园春雨杏花红。两鬓风霜,途次早行之客;一蓑烟雨,溪边晚钓之翁。”
念完了一小段之后,陆诚才停了下来,问道:“怎么样,你们想不想学这个?”
弟子们互相之间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最后异口同声地答道:“想!”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陆诚从来没有怀疑过这句话,只要孩子们有兴趣了,教学是不会有太大难度的。当然了,这里指的是这个年代的孩子。
“那咱们现在就来学第一句,先跟着我念一遍。”
他点点头,开始念道:“云对雨,雪对风,晚照对晴空。”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