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要想减少伤亡,最好的办法就是直接摧毁大厦。
可惜的是,竹内寿能够调动的只有炮兵。
对于这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大厦来说,炮击的意义不是很大。也许要用上千发,甚至是数千发炮弹,才能炸垮大厦。问题是,守备部队没有储备那么多的弹药,也不可能让八门榴弹炮在短时间内打出这么多炮弹。
最后,还是得有步兵冲锋陷阵。
这次,竹内寿决定投入坦克与战车。
在上一次进攻当中,占领大厦的敌人的还击力度已经减弱,没有使用反坦克导弹攻击路口的坦克战车,反而退到了大厦里面,甚至没有跟进入广场的日军官兵交火,也许他们已经用光了反坦克武器。
当然,上一次进攻也证明,轮式装甲车无法为步兵提供足够的掩护与火力支援。
至少从战术层面上讲,“十三点少佐”的打法没有错,在攻坚战中,坦克战车是不可或缺的进攻力量。
很快,竹内少佐就完成了部署。
重点仍然在大厦正面,因为只有从正面突入,才能让步兵迅速展开,也才能够发挥出兵力优势。从侧门或者后门进入,都会受地形限制,让进攻部队无法展开,也就无法压制住大厦里的敌人。
为此,竹内少佐把一个连的兵力放在了正面。
因为有“十三点少佐”的机步营负责外围防线,所以竹内少佐可以动用全部兵力发动进攻。
只是,情况在这个时候发生了变化。
负责主攻的步兵连还没有部署到位,准确说是支持进攻的坦克战车还在调度,一辆步兵战车就从大厦内冲了出来。
见此情形,竹内少佐吓了一跳。
那些雇佣兵竟然有步兵战车!
当他看到,那是自卫队的步兵战车时,才猛然明白过来,知道是敌人从“十三点少佐”手里缴获的战车。
跟随步兵战车一同杀出来的,还有三十多名全副武装的敌人。
结果就是,那支部署在大厦正面,正在为进攻做准备的连队被打了一个措手不及。
短短几分钟内,就有数十名日军官兵被击毙。大多数官兵都是因为没有来得及找到恰当的隐蔽地点,或者是在躲避的时候被子弹或者炮弹打中。此外,部署在路口处的两辆90式坦克与三辆89式步兵战车也被摧毁。敌人没有用光反坦克导弹,而且还拥有同样能够摧毁坦克战车的火箭筒。
竹内少佐哪敢迟疑,立即命令部署在两翼的部队向大厦正面包抄。
很明显,敌人正在突围!
只是,竹内少佐很快就发现,那些杀出来的战士都有着极高的战术素养,不但个个枪法如神,而且配合非常到位。大多是三人或者四人一组,相互掩护与相互支持,不断的向前方推进。虽然他们的数量不是很多,却掌握了主动权,甚至有着很明显的优势,打得包围圈上的日军官兵抬不起头来。
更重要的是,他们考虑到了来自两翼的威胁。
在冲出大厦之后,就有三个小组的十来名战士向西面运动,在消灭了包围圈上的日军之后,利用日军建立的堡垒,以及被摧毁的车辆残骸,开始抵抗从这个方向上包抄过来的日军连队。
结果就是,从西面杀来的日军寸步难行。
在东面,日军遇到了同样的麻烦,虽然情况稍微好一点,特别是在那辆90式坦克的掩护下,日军顺利推进到了包围圈附近。问题是,受到坦克战车的残骸阻挡,助攻的坦克无法继续推进。没有了坦克的掩护与支援,徒步进攻的步兵根本就不是那些战士的对手,也就无法继续前进。
不到十分钟,突围部队就冲破了日军的包围圈,开始向北面推进。
竹内少佐很是惊讶,因为在他到来之后,调整了防御部署,把重点放在了南面,以阻止敌人向南突围。因为驻军的营地就在北郊,加上临时指挥中心设在大厦北面,所以他认为敌人不会向北面突围。
也就是说,日军在北面的防御最为薄弱。
虽然竹内少佐立即下达命令,让营部的官兵拿起武器投入战斗,还联系了撤退到外围防线上的机步营,但是等到他手下的官兵动员起来的时候,敌人已经成功突围,而外围的机步营根本没有反应过来。
显然,追上突围的敌人是不大可能的事情。
一是日军没有多少车辆,二是步兵跟不上车辆的行进速度。如果只派出坦克战车,就会成为敌人反坦克手的靶子。在地形环境复杂的城市战中,单独行动的坦克战车根本没有办法生存下来。
怎么办?
难道眼睁睁的看着敌人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