迪克是首次当选总统,为了第二届任期,他必须在第一届任期中获得选民的支持与信任。
在罗迪克的“缩减”计划中,北约就是一个必须抛掉的包袱。
这不是罗迪克能决定的选择,而是由美国的国力。对鼎盛时期的美国而言,北约集团是实现与保障核心利益的工具。在冷战时期,北约集团是对抗华约集团,为包括美国在内的所有西方国家提供安全保障的基石,也是美国通过提供安全保证等手段,取代英法等老牌帝国成为西方世界领袖的工具。即便在冷战结束后,北约集团也是确保美国独自称霸全球,维持美国核心利益的理想平台。比如,在世纪之交,美国频频绕过联合国,通过北约集团发动了多次战争。在美国独霸全球期间,北约集团更是成为了打压新兴势力,协助美国充当世界警察的帮凶。
在过去的数十年里,美国成功通过北约集团拖垮了强大的苏联、驯服了桀骜不驯的大英帝国、压制了咄咄逼人的欧盟、牵制了蓬勃发展的中国、控制了做为全球能源与地缘政治中心的中东。
可以说,没有北约集团,也就没有美国的辉煌。
当然,没有强大的美国,也没有北约集团。
两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现在的美国,已经不再强大,也不再是高不可攀。愈演愈烈的金融与经济危机,让美国难以继续充当世界警察,也难以维持其庞大的全球同盟关系。在美国开始战略收缩,不得不做出取舍的时候,北约集团不再是助长美国称霸全球的基石,而是成了一个必须尽快摆脱的沉重负累。
其实,这也与经济有关。
对精明的美国人来说,一切都与经济、或者金钱有关。
从经济角度来看,北约集团已经成为负资产。这就是,美国在北约集团的付出远远超过了收获。
这也可以理解。
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北约集团成员国为了振兴本国经济,无一例外的在国防开支上大做文章,纷纷通过裁减国防开支把更多的钱用在其他地方,因此这些国家在安全防务上更依赖美国。因为“美国队长”不可能卸任,所以只要北约集团继续存在下去,美国的国防开支就无法降低。很明显,等于是美国联邦当局在拿美国纳税人的钱,为集团内的所有成员国提供安全保障。在以前,这不是问题,因为美国可以通过其他渠道获得回报,比如打一场伊拉克战争,就能通过高油价赚得盆满钵满。可是现在,美国已无力发动战争,甚至无法维持全球存在,也就无法在北约集团获得回报。
如果把维持北约集团当成一笔买卖,现在做的就是亏本生意,还看不到盈利的希望。
当然,任何事情都有起因。
引发北约集团生存危机的,正是苏格兰独立建国。
虽然苏格兰独立建国没多北约集团产生直接影响,英格兰依然是北约成员国,而且苏格兰也承诺加入北约,但是在苏格兰独立之后,英国当局立即不顾一切的降低国防开支,由此引发了一系列连锁反应。最具代表性的事件就是,在英国当局宣布,将对皇家空军与皇家海军的f-35机群进行重组,通过提高战斗机的利用效率保证总体战斗力,不再增加f-35a战斗机的订单之后,荷兰、挪威、希腊与土耳其相继宣布退出f-35战斗机项目,转为寻求更廉价的解决方案。荷兰投入了欧洲战斗机公司的怀抱,选择了ef2000;挪威更直接,从德国租用了几十架过剩的ef2000;希腊发出了战斗机招标书,倾向于价格低廉的jas39,土耳其则相中了“阵风”战斗机,不过前提条件是,法国必须在土耳其加入欧盟的问题上让德国妥协。结果就是,f-35战斗机的全球订单一下减少了三分之一。洛马公司的态度很明确,除非美军增加订单,不然f-35的单价肯定会上涨。问题是,增加订单降低单价,以为着需要化肥更多的美元。
为了这件事,罗迪克在半年之内三次访问伦敦,向英国首相施压,甚至私下提出,可以为英国当局提供信贷担保,也就是帮英国当局争取贷款。英国首相的答复很简单,除非美国掏钱购买、维护与保养这些战斗机,不然就算获得贷款,英国当局也没有能力在合同期之内偿还贷款。
用外界的评论来说,“f-35战斗机成了压垮北约集团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起事件,让罗迪克认识到,北约集团就是一个肿瘤,而且发展到了恶性阶段,再不割掉就晚了。
只是,并非所有人都这么想,即便是罗迪克,也是万分犹豫,万般无奈。
虽然谁也无法预测未来,但是所有人都知道,要把一座已经倒塌的大厦复原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即便在废墟上面重建一座大厦,也绝不是以前的样子,而一座新大厦,必然有一位新主人。
北约集团就是一座即将倒塌的大厦,而正在建造的新大厦不止一座,而是好几座。
让这座经受了几十年风吹雨打的大厦倒下并不难,难的是重新建造一座依然得让所有人抬头仰望的新大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