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等?”郭汜又问。
蓝华道:“不知!”
郭汜叹气,“聊剩于无,有劳左冯翊了。”
献帝见众臣不再言语,便讲道:“众卿还有何事要议。”
众臣无声,献帝又道:“散朝,众卿回府休息。”说完献帝站起,向内宫走去,小黄门跟在其后。
众臣下朝,蓝华独行,李傕追上,问道:“先生,可知众臣,何时可供奉入京?”
蓝华答:“不知!”,蓝华讲完,快步向自家马车走去,落下李傕一人发呆,李傕心想,附近几县倒是可以掠夺一番,也可支撑些时日,贾诩虽能,但也怕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话分两头,关东盟军散去后袁绍带兵回到渤海,曹操回兖州,袁绍回渤海后便一封信件召曹操来见。
曹操以是东郡太守,黄巾事急,袁绍召之,曹操赶车,带数卫前往,不到月余便到渤海郡城,袁绍迎到府内客房,饮酒论事。
袁绍客房颇大,房中几架,摆满竹简,古玩,甚是雅观,袁绍知曹操今日要来,便请得冀州刺史韩馥,幽州牧刘虞从事公孙纪,共同饮酒。
曹操看了客房一眼众人,席座桌前,望向袁绍,讲道:“本初急召我何事?”
袁绍道:“孟德莫急,我等边饮边聊。”
曹操抱起桌上酒坛,满上一碗,敬道,“我先干为敬。”讲完一饮而尽。
几人见曹操如此豪爽,皆端碗举起,一饮而尽。
曹操又满上一碗,开口讲道:“本初,你知我黄巾之事,甚急,若是无事,我在此只逗留二日,便要回返。”
袁绍道:“孟德可知,我等讨贼盟军,为何无功而散?”
曹操低头思考,袁绍观曹操正在想事,便又讲道:“皆因我等不得同心,无法聚力。”
曹操抬头看了韩馥一眼,又转向袁绍,心道,讨董卓召令发到他处,韩馥此人竟问众将,如之奈何,此人是非不分,怎可与此人为伍?
韩馥见曹操抬头望已,低头思考:“我任冀州刺史且是董卓所封,我如何能做如此违背道义之事,我虽无起兵,但也供得数月粮草,望我做甚,我比夸夸而谈之辈倒要强上许多。”
韩馥又抬头望向袁绍,袁绍并不看他,只等曹操答话。
曹操并不答语,又看公孙纪,公孙纪他也识得,是刘虞一名从事,曹操正想袁绍召他来此所为何事,“难道刘虞想自立为帝?”
曹操皱眉,讲道:“本初意欲何为?”
袁绍讲道:“灵帝西去,立刘辩为帝,董卓奸贼,废大立小,如此逆道,天下共愤之。”
袁绍此言意思,董卓立的皇帝,我们不承认。
曹操一听,便知袁绍意思,召来自己,便是商量立刘虞为帝,叫自己支持。
曹操道:“二人皆为灵帝骨肉,如大去,便立小,不违天道。”
袁绍道:“此话差矣,献帝被逆贼挟迫,身不由已,我等怎可听任逆贼乱命?刘姓宗亲,老人甚多,刘幽州颇有名望,我等立之,天下必信服。”
曹操讲道:“刘幽州,可否同意?”
袁绍答:“暂未同意,不过刘幽州众将领,心中倒有些想法,假以时日,刘幽州必会应允。”
曹操道:“本初,你这是取祸之源,天下刘姓颇多,诸候皆不服气,每州皆要自立,天下分裂,国家危矣!”
袁绍道:“秦之失鹿,天下英雄共逐之,各凭本事!”
曹操道:“献帝尚在贼人之手,你,我皆不相救,便要自立,和逆臣贼子又有何异!”
袁绍低头思索,公孙纪讲道:“朝廷已名存实亡,天下诸候有几人遵天子号令,如能自立,重建朝廷,也好聚力讨贼。”
曹操道:“你若自立,其一,天下诸候共讨之,其二,诸候皆效仿,你当如何应之?”
韩馥讲道:“若是另立朝廷,便可聚力,逐个讨之,不出十载,便可天下太平。”
曹操冷眼,心想,若立得朝廷,争权内斗,莫说十载,几载便自溃而亡。
曹操该讲已讲,便不作答,端上碗酒,自饮一口。
袁绍以为曹操默许,便从怀中掏出一果大的玉石,叫道:“孟德,你看此为何物。”
曹操抬头看去,见一玉玺,心中寒气现脸,“本初,你从何处得来?”
袁绍道:“此事并非重要,你看我等共图大事如何?”
曹操道:“我甚忙,先行告退!”
曹操起身,扬言要走。
袁绍讲道:“再饮几碗,再走不迟,若你不喜,我等只做聊天喝酒,不言此事。”
曹操重新座下,端碗饮酒,心事从从。
又讲半个时辰,分析天下大势,曹操只听少应,袁绍也觉无趣,顿觉与曹操隔阂越重,心中叹气,孟德已不是发小阿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