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城外西面约百里处的秦川河旁,是一处高约百丈的陡峭悬崖,悬崖上有一座贴崖而建的无名道观,因终年被水雾缭绕,是以看不真切。这座道观没有人进去过,也没有人进得去,而且没人知道已建了多少年,大概是仙人的行宫吧。
虽然凡人进不去,不代表就真的没有人,此刻一间靠着河边的屋子中站着一位女修,正伫立在窗边望着流淌了不知几万年的秦川河,月光照在水波之上,反射出粼粼的暗光,如星空中的点点星辰,映在她的清冷的面容上时明时暗。
这位女修脸蛋儿甚为美貌,看上去约莫三十岁左右的年纪,正是褪去铅华,风情正盛的时候。此刻不知道她有什么心事,脸上的表情颇为严肃。
这座无名道观之中人数很少,显得有些冷清,绝壁之上又无禽鸟筑巢,除了大河的波涛之声再无其余的声响。
女修微微吐出一口浊气,似想将心中的烦闷全都吐出去,然后转身在屋中踱了几步,但是脸色依旧没有好转。
这时房门外有一人轻声说道:“真聆仙师,李天罡奉命前来。”
屋中的女修淡然开口道:“有请。”
屋门打开,外面站着两人,站在台阶之下心绪不宁的人正是大唐国师袁淳风的弟子李天罡。
另外那人轻声说道:“弟子告退。”说罢转身出去了。
李天罡有些惶恐的看了女修一眼,赶紧上前两步跨入门中,随即双膝跪倒,就像臣子拜见皇帝一般上半身伏于地上,口中恭敬说道:“弟子李天罡,拜见仙师。”
女修没有出声,李天罡不敢动。
在接到仙师召见的命令在强烈的惶恐之中来到观中时,接待他的师兄知道他虽跟随袁淳风修行日久,但未曾有幸得仙师召见过,担心他不懂规矩唐突了仙师,便给他讲了一些需要注意的东西,李天罡一字不漏的牢牢记在心里。
“此时驻守人间界的是真聆仙师,乃是本宗的二代高徒,身份极为尊贵,你师父在仙师面前也很是恭敬,所以你要存有敬畏之心。”
“仙师问话时,喜欢干净利落的回答,不喜云山雾罩,模糊不清的答案,回答之前遣词用句要三思。”
“还有一点你须谨记,真聆仙师脾气温和,但不代表眼里能容得了沙子,问你什么就如实回答,千万别隐瞒,以你的道行,在人间界或许难逢敌手,但莫要心存侥幸能瞒得了仙师的法眼,要知道你修习的只是本宗的微末功法,任何的欺骗在仙师的面前都会无所遁形。为兄也是看在你首次拜见仙师的份上提点你几句,千万莫要自误。”
那位师兄说完这几句之后,又说了一句等仙师休息好了再前去觐见,接着连茶水都没有端上一杯便走了,留下李天罡独自一人。
李天罡还记得当时自己心中强烈的不安,连坐都没有敢坐下,就这么站着,直到一个时辰之后那位师兄前来唤他。
李天罡修道近百年,已是灵寂境界的羽士,但他受困于师命,基本上没有离开过长安城,所以他的眼界并不高,他连灵界都没有去过。
以前李天罡只是听师父袁淳风说起过宗门每过几年便会派遣一位仙师从灵界下到人间界,统管人间界的所有事务,自己虽然身为国师且掌管大唐天下的道统,但实际上只是宗门的外门弟子,在宗门内的身份并不高,但师父却从来没有带他前来拜见过仙师。
对了,师父说过这个宗门是灵界大宗门之一的昆仑山玉皇宗。
他也曾经暗自猜想什么灵界,什么玉皇宗,什么驻守人间界的仙师此类,也许这些都是师父虚构出来的,是为了让他常存人外有人,天外有天的心思,莫要固步自封,莫要狂妄自大,要专注于修行。
他还暗地里嘲笑过师父教导徒弟的手段之拙劣。
可师父在临走之前对他说的那些话,让他终于知道原来师父所说的一切都是真实的,原来自己还需要得到宗门的认可才能安然的坐上大唐的国师之位。
那晚师父走了之后,他就在原地打坐疗伤,直到天明才回到长安城中,看到了皇帝驾崩,看到了李昂登基,也看到了慧妃辅政,这一切与师父交代的并无区别,除了长孙皇后和她的三个孩子一起服毒自杀。
不过长孙皇后既然是拦在慧妃面前的障碍,那她的死便不重要了,师父交代的是护佑慧妃母子。
他一直冷眼旁观着军队之中的血腥清洗,淡然面对着太庙之中的吵吵闹闹,同时还惴惴不安的等待着宗门会不会传来什么指令。
到了晚间,帝都的权力争夺落下帷幕,他才收到了一只仙鹤衔来的书信,着他立即前往这座无名道观觐见宗门仙师。只需看一眼那只精通人性的奇骏仙鹤,他便知道这是一道命令,根本容不得他说半个不字。
按着书信中所写的路径到了地方,他忽然想起自己曾经来过这里,只是当时依稀看到了悬崖上有座道观,但却始终寻不到上去的路径,连凌空御剑都会被强劲的气机乱流挡在外面,他回去向...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