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色……”
“白狐……”
“角……”
“我怎么什么都没看见啊(O_O)”
……
郑果零星地分辨出了几个词句。
水友们似乎是在描述某样东西的外貌。
一只长得像白狐的长角的动物?
郑果在脑海里放映白泽山区的各种动物的幻灯片,却没一个能对的上号。
“你们在树林里发现了一种生物,对吗?”郑果问。
屏幕上飘过一片肯定答复。
“长什么样?说具体点。”郑果道。
“白色……”
“白狐……”
“角……”
“没看见啊没看见(O_O)”
……
并没有什么变化……
就在这时,透过虚拟屏幕,郑果看到水潭对面出现一道身影。
那身影通体雪白,在阳光下,仿佛笼罩着一层淡淡的光晕,很有几分圣洁的味道。
那是一只比田园犬大一号的动物,郑果看它时,它也静静地望着这边,瞳孔中散发着幽碧的光芒,一点也不畏惧。
郑果这才理解水友们的意思。
首先,它的确是白色的。
毛发比白貅还纯,像雪一样,很醒目。
其次,它头上也的确长着两只角。
不是牛角那种一看就很具侵略性的类型,更像是鹿角,或者说像分叉的树枝。同样是白色,比起毛发显得稍暗淡一些。
还有人提到“白狐”,大概是看到了它的两只耳朵——耳廓细长,向上竖起,末端有一撮白毛——就像狐狸那样。
这也是人们命名外星生物的主要思路——着眼于该生物和地球某生物之间的相似特征。其它地方就算再不像也没关系。
以斑熊为例,仔细看的话,它长得和地球上的熊类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唯一相似的地方是它那一对和肥大身体不成比例的豆豆眼和两只傻萌傻萌的小耳朵,会给人一种熊的既视感。所以,不管它愿不愿意,它被生物学家归入了外星熊科。
这样的命名方式简单粗暴,却给研究带来了便利。
“你们说的是它吧?”
郑果指着那生物问道。
镜头顺着他指的方向转过去。
“是它是它就是它。”
“我靠,自带圣光啊!”
“亮瞎=_=”
“不好意思各位,本座的仙宠私自下凡,给大家添麻烦了。”
……
“那是虬狐,华夏有人称它为虬公,是一种很珍稀的植食性动物。”
郑果走到水潭边,和它相距不到十米。
“自殖民常羲星以来,人类目击到虬狐的次数总共只有十几次。由此可以推断,这种生物的数量相当稀少,恐怕已经濒临灭绝了。没想到白泽山区也会有。”
郑果顿了顿,又道:“有意思的是,对虬狐的研究做出重大贡献的并不是生物学家,而是摄影师。许多摄影发烧友跨越几百光年的距离来到这颗星球,为的就是一睹虬狐的真容。”
郑果最早是查资料时无意间发现一份‘外星生物保护名单’,在名单上看到了这种生物。
名单的发布者是民间一个动物保护组织,本身并不具有法律效力。
该组织目前正在致力于获取权威部门...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