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子,在一个书摊前佯装翻书,其他三个都是三十多岁,便装,很像是逛摊的样子,但是眼神和细微的动作瞒不了文佳,都是高手。
看到唐易和中年男子说完了,四个人都有所放松,但仍旧不是瞟过来。
文佳观察完之后,松了口气,看来,这四个人不是对付他们的,是暗中保护中年男子的人员。
这个中年人显然是个倭国人。他看这件青釉奁式炉看的时间比较长,摊主就和他交流了几句。
司马六在唐易旁边,听到了他们用倭国语交流,露出一个惊讶的神色,压低声音对唐易说道,“这人是个行家啊!”
“怎么,他说什么了?”唐易问道。
“摊主给他说,这件东西有可能是汝窑,他否定了。”
“这东西是件高仿,有些功力就能认出来。”唐易道,“这就算行家?”
“不是,我说他行家,不光是眼力上。他说南宋有本书叫《清波杂志》,记载说汝窑是专门御供的,挑拣剩下的,才能流出去很少一部分,极为珍贵。还说,这里面记载,汝窑的釉里加了玛瑙沫子,这只奁式炉最大的问题就是釉色。你说,一个倭国人,连南宋的《清波杂志》都知道,算不算行家?”司马六解释了一番。
司马六的倭国语其实也达不到能翻译得很通畅的程度,不过《清波杂志》他听说过,而这个倭国人说这个的时候,发音也是华夏的发音。加上对古玩比较了解,这才能翻译这么多。
“噢?”唐易一听,这对一个倭国人来说,确实是比较难得的。
这时候,那个倭国中年人已经和摊主聊完了,最终还是放下了奁式炉,还冲唐易竖起了大拇指。
他的意思自然是,唐易看了几眼就放下了,他看的时间长,说明唐易眼力高。
人家这么友好客套,唐易也不能不搭理,点头微笑,摆了摆手。
接着,那个中年人转身就走了。
结果,没过半个小时,两人又在一个摊子上碰了。这时候,唐易的手上正拿着一件小碗,和司马六说话呢。
这只小碗是花口碗,青釉,密布铁线,是明末仿哥窑的东西。这个集市里好东西不多,司马六看了这件东西,吃不准。唐易看了之后,觉得虽是仿品,但古人仿古人,也算不错了。而且要价并不算很高,正问司马六是不是想拿下。
他俩说话的时候,这个中年人盯着这只碗也看了一会儿,突然开口了。
“两位先生,我能近距离欣赏一下这只青釉碗吗?”
唐易和司马六一听,觉得有点儿别扭。这要是在华夏的古玩圈子里,这样的话说出来,是要遭白眼的,人家拿在手上,你去要过来欣赏?懂不懂规矩?
不过这是在倭国,也不知道他们是不是有这个规矩。
“这?”唐易开口道。
中年男子接着说道,“你们放心,我只是想拿在手上看看,你们的交易自然是优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