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设伏。
不设伏的原因有三个,一是敌人一定会非常小心的进军——过去八年的战争给了他们太多的教训,所以一定会防着李定国在山区设伏,而且吴三桂麾下的河西军、安西军、川边军已经进行了多次改编换装,现在可以很好的适应山地战了。所以战于崎岖山地,对大顺军而言,是不可能在地形上占太大便宜的。
第二个不设伏的原因是入汉中的道路一共有四条,而且彼此之间的交通联络很不方便。李定国也不可能把手头的兵力拆了分在四处——这不是设伏,这是分兵把口!
第三个不设伏的原因,则是大顺朝廷在陕南战役开始前,就开始疏散撤离当地的府兵户。府兵户一撤,就让大顺朝廷在陕南山区的基层政权消失了。
考虑到过去20年中大顺朝廷对陕南劳动人民的压迫,陕南人很有可能会站在明军这边......
所以李定国干脆来了个最出奇不意的布署,不设伏,也战于陕南险要之地,而是将对手放进汉中盆地,在汉中盆地的平原上进行决战。
对,就是平原决战,打堂堂之阵!
对于吴三桂、尚可喜、孔廷训这帮人来说,这种打法绝对是最出其不意的。
因为在过去的八年当中,李定国就没打赢过一场平原上的堂堂之阵——如果他能打赢,早入了西安府城了,还会被吴三桂堵在这个原那个原的那么些年?
而大顺军打不赢的原因也很简单——窝在西南山区的大顺军根本就不是一支能在平原上打堂堂之阵的军队。
大顺军的装备和战术决定了他们就是个山地部队,你让一个山地师去平原上打个坦克团也赢不了啊!
所以在明朝那边的将领根本会想到李定国会在平坦的汉中盆地和他们决战,就算想到了也没有人会害怕。
就在五路明军,总共八万余人正小心翼翼的向汉中盆地推进的时候,李定国已经在定军山大营集中了六万精锐府兵!
另外,还有一万五千人被他摆在子午道、褒斜道、傥骆道沿线,负责迟滞敌军。还有五千人被李定国摆在汉中府东部的旬阳和兴安所,以防备明军通过秦岭东部的峪谷小道进行偷袭。
也就是说,李定国只放开了马岭关至褒城(其中的留坝至褒城属于褒斜路南段)和略阳至沔县两条通道,等着吴三桂、尚可喜他们自己送上门来。
“王爷,吴三桂的兵已经动了!”
“王爷,吴三桂兵分两路而来!”
李定国的两个副将,罗虎和陈永福快步进了定军山大营的中军,还带来了两个让正在打瞌睡的李定国为之一振的好消息。
李定国猛地从一张铺了老虎皮的椅子上站了起来,大步走到了铺着地图的大桌子前。
他的儿子李溥兴、李嗣兴也在中军大堂当中,听见罗虎和陈永福的话,立即就将两个小木头人摆到了地图上相应的位置上。
“来了就好!”李定国看着地图,“知道有多少人吗?”
“不大清楚。”罗虎道,“估摸着不会太多......吴三桂的兵不可能都往汉中来,祁山道和阳平关两个方向他不能不顾。关中也得留下人马,大散关到略阳一路也得布署守军。”
陈永福道:“子午道、褒斜道、傥骆道三路也有明军过来......这一次明军是分兵五路而来,每一路最多就是两万人,咱们正好各个击破,就像萨尔浒之战中的清军一样!”
“先打谁?”李定国问。
“先打略阳过来的这一队!”罗虎道,“出兵五万,在汉水北岸列阵而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