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却有一个明显的优势,那便是离南越京城最大的学堂——衡山书院很近。
衡山书院是京城最大的书院,有学子数千人,沐芷汐选择把衡山书院的学子作为茶楼的主要消费群体,主要是因为在衡山书院就读的学子家境都还不错,并且文人嘛,都喜欢舞文弄墨,风花雪月,只要能吸引他们的目光,茶楼不愁没客人光顾。
茗缘居就开在衡山书院斜对面,店面不大,里面却布置得很精致,一楼是普通的座位,二楼则被划分为琴、棋、书、画四个区域,茶楼则专门提供了琴棋书画的用具,客人除了喝茶之外,还可以随时展现自己的才艺,或是与人切磋。
而茗缘居还会以打擂台的形式定期举行一些琴棋书画之类的才艺比赛,胜出者便可以在茗缘居免费喝茶一个月,这些活动虽然看似平常,但却抓住了文人学子们喜好风雅,争强好胜的心理。
果然,茗缘才刚开张,便吸引了不少学子的关注。
除了一小部分从外地来求学的学子住宿在书院里之外,大部分学子都是住在自己家里,早晚上下学的,而傍晚下学的这段时间便是茗缘居爆满的时候。
茶楼开张的第一天,便准备筹备第一次才艺比试了,当天报名的人就达到了四五百人。
这些文人学子们大多是朝中官员家的公子少爷,他们看重的也许并不是那一个月免费喝茶的“奖品”,而是能否在才艺比试中胜出,为自己博得一个雅名。
茗缘居离书院这么近,若是自己胜出了,很容易就传到书院里去了,说不定还能传到夫子耳中,让夫子刮目相看。
因此第一次才艺比试结束后,茗缘居的招牌就已经打响了,谁家公子在才艺比试中胜出了,肯定会被人津津乐道,随着他们的美名一起传播的还有茗缘居的名声,不少人慕名而来。
并且由于衡山书院一带地处偏僻,土地的价钱也比较低,沐芷汐买地的时候又压了一下价钱,以一个十分低的价格买下了茗缘居先前的店面,成本低廉,很快就可以回本了,就算衡山书院哪天倒闭了,也不用担心茶楼会亏本。
先前沐芷汐考察过闹市区的情况,发现闹市区的茶楼遍地开花,还有京城最大的茶楼玲珑阁在,若是直接与这些有名气的茶楼竞争,很难竞争得过人家,所以她才另辟蹊径,在相对偏僻的地方开茶楼。
事实证明这个尝试还是很成功的,茗缘居从开业第一天开始生意就不错,除了慕名而来的客人之外,衡山书院的学子们上下学路过茗缘居的时候还喜欢约上朋友顺便进去喝杯茶,这样一来,茗缘居虽然远离闹市,也可以保持固定的客源。
并且这间茶楼被归在了千机阁名下,由千机阁的人聘请掌柜打理,有什么事则由阿塔向她汇报。
沐芷汐打算以后自己创办的每一处产业都归为千机阁名下,这样除非别人知道她就是千机阁阁主,不然绝对猜不到那是她的产业。
茶楼开办起来并且生意还不错,沐芷汐也松了一口气,放心地交由千机阁的人打理了。
而事情办完之后,他们也该启程回东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