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年后,当知情人士议论当年的一场惊心动魄的选举风云之时,都不理解的一点是,为什么夏想夏副书记就没能留在齐省,没能晚走几天,要是当时提名的省长候选人是夏书记该有多好。夏书记肯定会一举获得通过表决,而不会出现任何曲折和波折。
而后世研究夏想历史的史学家对夏想没有在齐省扶正,得出的结论却和齐省知情人士截然不同。
尽管研究夏想的史学家们,在夏想许多次关键的升迁或调动之时,都会有这样那样的分岐,但这一次的调动是唯一一次意见统一的鉴定,都一致认为,夏想调离齐省,是一次英明的决定。
而没有在齐省扶正担任省长,更是一步丢小得大的妙棋,正是因为夏想一步迈出了齐省,走向更辽阔更有挑战姓的岭南,让夏想的目光从齐省一地上升到了坐拥岭南而问鼎天下的实力!
后世的史学家们对评价夏想在齐省一任上的功过时,争论不休,有人认为夏想在齐省过于韬光养晦,进步不大。有人却说夏想在齐省一任,虽然表面平和,主动出手的次数不多,但正是齐省特殊的政治气候锻练了夏想隐忍和毅力的一面,为他的岭南之行奠定了深厚的基础。
不管争论有多激烈,但对于夏想离开齐省上任岭南的决定,却是众口一词的盛赞!
如果从后世回顾历史,得出的结论自然是事后诸葛,不足以奇,但对身在其中的当事人来讲,谁也不知道一次省长辞职的意外,一次新任省长的选举,会对齐省的政治气候带来怎样的厄尔尼诺的影响。
夏想也不知道,他没有未卜先知的本领,他只知道,尽人事,尽一切可能将齐省的动荡扼杀。齐省动荡,最终遭殃的还是齐省百姓。程在顺以齐省代言人的角色自居,其实不过是拿齐省人民的利益当赌注,来向中央提条件。
既然他遇上了一次难得的齐省本土势力大阅兵的机会,不加以好好利用,岂非坐失良机?
只不过事后发生一系列的连锁反应,在齐省事件尘埃落定之后,夏想在岭南的办公室再回望齐省,心胸一下开阔了许多,对于没能在齐省扶正担任省长,更是看得淡然几分。也让他更为他在人大会议之后第一时间离开齐省的选择,深感庆幸。
当然,如果让他人评说,就是英明了。
……邱仁礼最先拿到结果,孙习民坐在他的旁边,目不斜视,似乎对结果漠不关心,其实一颗心也提到了嗓子眼里。夏想还好,一脸淡然的微笑,是所有省委领导中,最淡定的一个。
而程在顺和秦侃,再也没有了投票之前的从容,一脸紧张,对视一眼,又想伸长脖子去看邱仁礼手中的结果,但因为离得远,又不能站起来看,就显得太失礼了。
谢信才坐在程在顺和秦侃的上首,见二人过于紧张的举动,小声说道:“马上就要宣布结果了,急什么?不管是什么结果,都是人大代表对中央和省委交出的答卷,都要承认。”
谢信才的话意味深长,秦侃脸色讪讪,程在顺脸色厚实一些,只是微一点头,并未答话。
邱仁礼似乎是故意拿捏一下,手中捏着结果,也不知在想些什么,大会之上已经鸦雀无声了却就不宣布,差点儿让一些急于知道结果的人跳脚。
过了一会儿,邱仁礼才轻轻咳嗽一声,事先有意无意扫了程在顺和秦侃一眼,才慢条斯理地宣布:“本次大会应到人数912人,实到人数899人,符合法定人数,本次会议的投票结果,真实有效。”
“赞成票532票,反对票230票,弃权137票,我宣布,李荣升同志正式当选为齐省省长!”
邱仁礼的声音微微有点颤抖,在他话音刚落的一瞬间,谢信才带头鼓掌,而且声音极大,就如一块巨石落地。
随后,主席台上响起了先稀落后热烈的掌声,再后,整个会场一片雷鸣般的掌声。
程在顺震惊了,532票赞成……怎么会?近三分之二多数了,要知道,光是亲口答应他会投反对票的代表就有过半了,再加上间接的带动关系,应该有三分之二多数反对才对,怎么会是三分之二赞成?以他最乐观的预计,哪怕夏想卖足了力气,顶多能够争取到300张赞成票就不错了。
而李荣升刚刚担任副省长不久,在人大代表的心目中还没有什么印象,更没有威望,就算他齐省人的身份可以争取到同情分,也顶多有100多票的加分,就是说,以程在顺最乐观地估计,夏想的鼓动再加上李荣升的带动,充其量无限限度地...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