惠卿和范纯仁推荐的新党旧党人选全被他否了。
最后,他将目光锁定在尚在陈州担任陈州知州的蔡卞身上。
赵煦是阅读过大批量文书的天子,加上他本身记忆力极佳,他记得有朝廷文书记载蔡卞出知广州时,当地宝物繁多,但他为官廉洁,一无所取,期满调任越州因他政声卓着,深受当地夷人爱戴,得知他要离开,就用蔷薇露洒在衣服上为他送行。
这是当地的高规格礼仪,只有德高望重之人方能得享。
这起码说明蔡卞其人廉洁奉公,对山越夷人采用的是较为优容的民族政策,这和赵煦的执政理念是暗合的。
之后,他又让苏轼和吕惠卿整理了一下蔡卞的履历生平。
原来蔡卞其人是王安石的女婿,现在成都知府蔡京的弟弟,熙宁三年(公元1070年),王安石变法之初,两兄弟同时进士及第,开启仕途。
次年初,蔡卞被授两浙路江阴县主簿,当时江阴县本地豪强顾新元等人,为取不义之财,趁着农事青苗不接之际,利用百姓急切需要种子栽种的心理,以比平时高出两三倍的利息将谷物借给百姓。
蔡卞深入民间体恤民情,即令县衙开仓借粮,落实王安石的青苗法,将谷物借给百姓以解燃眉之急。
他因此事得到当时主政的王安石的欣赏,不仅调京任用,还将女儿嫁给了他。
之后他又相继担任同知谏院、侍御史、中书舍人、给事中等职,还给少年时的赵煦当过侍讲,只不过如今的赵煦完全不知罢了。
赵煦继位之后,蔡卞以礼部侍郎的身份出使辽国,因其出众的品德受到契丹人的礼遇,以白驰车供他乘坐。
当然,作为王安石得意门生和女婿,他这样的新党成员,自然会受到打压,旧党执政后立刻使其出知地方,先是以龙图阁待制的身份担任宣州知州,后转任江宁府,再历任扬、广、越、润、陈五州知州。
远的地方一度到后世与越南交界地带了。
当然,神宗皇帝时期交趾独立,交州(后世越南北部)在某种程度上本就不是大宋实际控制的范围了。
赵煦看罢履历,又看了政绩文书,蔡卞的理政能力与品行均是上上之选。之后还询问了苏轼和吕惠卿验证。
吕惠卿当然是希望蔡卞能做鄜延路经略安抚副使的,毕竟蔡卞也是荆公新学的坚定支持者,当年和他并肩战斗过,因此不吝惜溢美之词,简直要将蔡卞夸为圣人了。
苏轼没那么夸张,但品行高洁也是他这样的士大夫所推崇的,加上他深知蔡卞其人做事一向有分寸,是明事理知进退的人,倒也是极力推荐。
赵煦这下基本就认定蔡卞就是他所需要的那种人才,于是令吕惠卿写诏书着蔡卞即日起返京面圣,他要做最后的面试。
当然,他其实也还有最后的顾虑,那就是蔡卞绝不能有轻视武人的作风,否则难免还是要遂了中枢和宰执们的愿,成为掣肘和钳制种师中的地方文臣大员。
这是他不能容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