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下旬,宋境大部分地区都已经天气转暖,一派草长莺飞的气象了。
河北边境关于岁币换取契丹人不南下劫掠的流言渐渐平息,在燕京坐镇的萧兀纳眼见如此,只能按之前的计划派遣冠尊文和耶律兴分别为正、副使者出使汴梁。
一为大国之间礼尚往来的礼仪,二为探探大宋君臣的虚实。兄弟之邦和睦他们是需要的,但如能争取更大的利益,那自然最好。
只不过耶律兴暂时更名为耶律庆。
在冠尊文一行人从辽国燕京出发去往汴梁城的路上,梁太后以嵬名阿吴和仁多保忠为主将,从西向东各部族已经汇聚四十万大军。
其中正军十余万,各军司精锐七万余,其他部族战士二十万。
大军在泾原路对面的静塞军司和西寿保泰军司分两路陈列边境,静塞军司由梁太后和国主李乾顺坐镇,嵬名阿吴为主将拥兵二十余万。
西寿保泰军司由仁多保忠统领共有大军十五六万,不过正军人数只有三四万,其他皆是党项西南部族的儿郎和战士,他必须在卓啰和南军司留下足够的人马防备宋军自熙河路切入西夏腹地。
这点让梁太后颇为不满,她认为这个时候就该全力以赴,宋军向来怯懦并不敢深入夏国腹地,仁多保忠此举纯属多余。
不过因为仁多保忠在党项西南部族中威望较高,而且大战前也不好撕破脸,她只能暂时压下怒气。
然而,她哪里知道正是仁多保忠的这个举措多为他们夏国延续了几口气,否则这次她举倾国之兵,或许没打穿泾原路,兴庆府就早已易主了。
赵煦在福宁殿收到前线传来的千里加急文书,不免叹了口气,“这个仁多保忠忤逆了那个疯婆子要举倾国之兵进犯的指令,在熙河路留了驻兵严守,实在可惜。”
就如他之前所说,备选方案里本就有熙河路和鄜延路两路出击直捣兴庆府的方案,但眼下熙河路被西夏卓啰和南军司所阻,鄜延路种师中孤军深入容易被西夏大军围歼,备选方案只能放弃。
“官家,西夏大军四十万,号称五十万浩浩荡荡而来,臣以为是时候重新启用永兴军路了。”章惇这时候拱手谏言。
在这种军情紧急时刻,不止是章惇这个首相在,范纯仁、王岩叟和苏辙等宰执无不在福宁殿侯着。
旧党之前一直都反对重启永兴军路,因为所谓的永兴军路其实是神宗朝为了改变对西夏的战略防御政策,所专门设置的。
换而言之,就是为了攻略横山进一步削弱蚕食西夏的军事前沿军政机构。
它囊括鄜延路、环庆路两路和永兴军一个州府,战时鄜延路与环庆路作为战略前沿,府一级的永兴军作为战时边地最高一级军备后盾,是成体系的一套朝廷机构。
重启永兴军路也就意味着朝廷要重新攻略西夏,再启刀兵,因此旧党执政后永兴军路基本是搁置状态。
“章相公的话倒是点醒了朕,战时如何能没有最高指挥,立刻拟旨命种师中为永兴军路经略安抚使,暂时全权指挥边境战事。”赵煦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另外,这道令旨不管是八百里加急还是千里加急要以最快的速度送到各路安抚...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