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7章 再遇宗泽
自武侯祠出来后,赵煦下定决心要组建一个能够贯彻自己的执政理念的班底。所谓旧党新党的平衡现在完全不在他的考虑范围内了。
之前他还顾忌自己刚刚执政不宜大动干戈,同时他也以为范纯仁等旧党也是能干一些实事的。
可如今看来面对外敌时这些旧党的保守和软弱实在是过分了些。
大宋明明携大胜之威,在面对宋辽两军对峙时旧党表现仍然是矮对方一头,让他实在忍不了了。
眼下,他主导的泾原路大战,几乎全歼西夏大军主力,有了这份声威就是才执政两三月又如何?更换宰执重组中枢班底势在必行。
有了河西马,从京兆府返回比来时快了不少,长安到洛阳八百里也就五天的功夫,而且坐下马匹似乎还没到极限。
魏勇这种爱马之人自是高兴不已,声称他日河西光复,自己定要到张掖给官家寻一匹名副其实的千里马,到时从长安到洛阳兴许也就两三天功夫。
张掖在汉时是河西四郡之一,汉武帝取名张国臂掖以通西域之意,城郭建立在黑河流域的绿洲之上,水草丰美,周围又有祁连雪山,是历代河西军马的主要产地。
后世张掖市山丹县还保留着亚洲最大的军马场。
赵煦对魏勇这番话,只是笑了笑,没有多说,可他内心不免还是波澜起伏了一番。
他前世第一次北伐若是街亭不失,本可全占陇右,切断长安和河西的联系,后续只需一路屯兵陇右震慑长安,一路进取河西,就可以拿下这片兼具耕牧的后方根基。
粮草和丝路贸易带来的红利暂且不说,有了河西马蜀汉就可以组建自己的骑兵,后续粮草运输的压力也将大大缓解。
到了那时纵然他只能活五十四岁,与魏之争胜负之数可就要另当别论了。
这一世的大宋有九州之地,然而马政稀碎无比,只能从外部获得军马。从大理购买的大理马是一种矮脚马,当做运输工具一等一好使,可用来组建骑兵则冲劲不足,脚程不够快,跟西夏、辽国的骑兵一比简直是高下立判。
收复河西取下这片产马地对大宋最直接的助力就是能够快速的组建匹敌辽国的大规模骑兵。
当然,这些都是后话了。眼下熙河路尚未将青唐吐蕃收拾干净,策反仁多保忠的事暂时也没有什么进展,凡事还是要徐图缓之!
赵煦等人在洛阳行宫住了一晚,一大早就又出发赶路,从西京到东京路过永安县,而永安县相距洛阳城不过一百三四十里,他们不到傍晚就赶到了永安县城郊。
永安县知县宗泽没有收到赵煦将到的消息,尚在县衙办公,直到赵煦他们一行人到了县衙门口,衙役进内通报说有京兆府的返京官员来拜访,他才一个激灵站起来,猜到是官家来了。
宗泽匆忙出来相迎。
双方大致寒暄了几句,赵煦进内坐了主位,把近来的民政、刑狱和整训保丁方面的文书大概看了一遍,从上到下,从内到外,梳理的是井井有条。
就是春耕时在永安县...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