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众人又大约商讨了一会,多是围绕如何和议。
临近时戌时两刻众人便移步文德殿。
周启作为优秀的御前侍从官自然早就吩咐了御膳房和内侍省,今晚官家要在文德殿设宴召见辽使。
戌时两刻一过,宴席等一应设施都准备妥当,只待辽使冠尊文和耶律庆就位晚宴就可以开始。
话说冠尊文来了汴梁城近一个月,一没见到大宋天子,二没见到仰慕之人苏轼,一直都在官场中应酬游走是有些身心俱疲的。
他本人当然是不希望宋辽开战的,一方面大国开战必然生灵涂炭,另一方面耶律庆也就是耶律兴一再说两国开战他们辽国必败,看看西疆之战宋军摧枯拉朽就知道了。
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
只能说耶律阿思为了自家私利反倒派过来一个卧底,也是可笑。
这些天辽国朝廷催的紧,希望冠尊文能阻止大宋覆灭西夏,他本人很焦虑就怕大宋天子返京的晚了,边境已经开战,那时候就真的什么都晚了。
傍晚时得知赵煦将在文德殿召见他和耶律庆,他在心底长舒了一口气。
两人一汉一契丹当即就在都亭驿沐浴更衣,准备妥当乘坐马车前往皇城。
“大宋天子认得我,待会我少说话,一切就交给你了。”耶律兴这时很是紧张,他就怕赵煦当场揭穿他的身份,那场面真就有些难堪了。
“人家一国天子,日理万机的,不知道见过多少人,你放宽心,只当自己是耶律庆就行了。”冠尊文说起来官场经验也浅,心里也很紧张。
说到底派他们俩代表辽国来解决西夏的事端根本是不合适的。
事实上他们俩来的目的也是谈一谈大概率无法追加的岁币问题,是对苏轼出使辽国的回访,谁曾想他们到了宋境,大宋和西夏就爆发了决定性的战争。
那时候再换人哪里还来得及?
他们两个年轻人等于是赶鸭子上架。
进了皇城,两人相互鼓励,到底是保持住了大国的仪态,一路不曾失了礼仪。
“臣冠尊文见过陛下。”
“臣耶律庆见过陛下。”
两人跪拜行礼,态度语气也都不卑不亢。
“免礼,请坐吧!”赵煦让两人就坐,出于对冠尊文的了解,他让苏轼坐在冠尊文一侧。
至于副使耶律庆他不知其人是耶律兴,谍报也不知此人是何出身,没多做安排,等对方抬起头来,他才发现对方是自己召见过的辽国俘虏耶律兴,心底不由哑然失笑。
不过表面不动声色,更不会在这场面揭穿他。
这时晚宴随着辽使入座正式开始。
双方一阵礼节性言语和客套之后,已酒过三巡,到了要议事的环节了。
“朕年幼时,父皇常跟我提及,我大宋与北朝乃是兄弟之邦。这句话朕记了有十年,今天有句话还问两位使节。”赵煦看向冠尊文和耶律兴。
两人忙起身拱手道:“陛下但问无妨。”
“北朝视我大宋为兄弟之邦吗?”赵煦看似无意,语气却有着凛然。
今天事情比较多,总算赶出来四千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