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召见辽使
宗泽的观点符合赵煦后续收复交州的政策方针。
神宗皇帝年间,大宋对西南各州以及交趾的用兵要么是浅尝辄止,要么是被动仓促征伐,其战略重心一直都在陕西五路。
这跟神宗皇帝想要开拓边地,覆灭西夏的决心有关,也跟朝廷确实不足够重视南方有关。
除了两浙路,南方各路的赋税确实也不怎么样,各地驻军加起来也抵不上河北或者陕西的零头,这些其实也是侬智高反叛敢于进攻宋境的主要原因。
同时也致使交趾夜郎自大,产生了自己兵强马壮的错觉。
赵煦甚至一开始的想法是经略南方,先灭交趾再说北方辽国和西疆西夏的战事,不曾想西夏一战主力尽失,太后和国主都差点被一战擒获。
现在腾出手来确实到了经略南方的时机了。
翌日,赵煦、苏轼等返京,临行前赵煦交代宗泽多总结新法利弊,多了解南方风土人情,他准备后续委任宗泽为经略南方的负责人之一。
永安县到汴梁城有三百里之遥,但众人马不停蹄赶路,两日便到了汴梁城下。
章惇、范纯仁等众宰执在汴梁城西门迎接,于傍晚时接到赵煦。
“派人到都亭驿去通知辽使冠尊文、耶律庆,今晚戌时三刻(晚上八点左右)朕在文德殿召见他们。”赵煦吩咐众宰执,“这事即刻去办。”
几位宰执眼见官家这般雷厉风行,也顾不上其他,忙派礼部官员前去通知。
赵煦由西门入城,之后沿着御街一路抵达皇城,路上基本没有耽搁,到了福宁殿也只是让周启吩咐人去打了水简单洗了把脸,换了干爽的衣服,就开始在前殿议事。
“众位相公,朕去坐镇京兆府多日,朝中诸事务多劳诸位用心,都辛苦了。”赵煦态度还是一贯的平和。
“跟官家相比,臣等不敢言辛苦。”
章惇作为首相,首先发言。
后续范纯仁也跟上了,“都是为国家为社稷,臣等如何敢不尽心尽力,相比官家亲临前线,统筹布局,臣等确实惭愧。”
这确实是范纯仁的肺腑之言,他对外确实是保守、软弱了些,可你不能说他不尽力,甚至这些天面对辽军压境,辽使一再追问大宋天子何时返京,对西夏决绝至此,他日是否一样要对兄弟之邦,他着实是有些煎熬。
辽道宗在雁门关外巡狩,辽国将士不断在关外挑衅,他是真怕会引发两国大战,要知道双方自缔结澶渊之盟,大体上和平了九十年。
他们宰执一旦应对失措,引发大战,自己就成了千古罪人。
这份煎熬对他而言确实不好过。
“范相公…也辛苦了。”赵煦心底叹了口气,路上的那份怒气消解了一半,到底是因为政见不同,而非有意为之。
“官家,待会召见辽使,是和议还是……”苏辙拱手问道。
这其实也是旧党众多大臣所担心的,就怕官家头脑一热,携大胜之威要跟辽国开战。
赵煦不由失笑,“兄弟之邦,盟约岂能说毁就毁?众位相公放心,朕虽然年轻也不是胡作非为之辈,心里是有数的。”
范纯仁等闻言不由舒了口气。
 ...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