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灭国余威
三国中高丽的使臣最先抵达。
高丽作为与辽接壤的海边小国一直奉行的理念就是在夹缝中求生存,因为与辽直接有领土相邻,相对而言这些年多视辽为宗主国,对大宋时远时近。
毕竟跟辽国处理不好关系,两国很可能要爆发战争,他们高丽是有亡国之危的。
而大宋与高丽并不接壤,两国最多是隔海相望。再者说之前的大宋毕竟在武德上不够充沛,别说是高丽,北面辽国、西边西夏、南面交趾每一个都够大宋头疼的。
高丽朝臣如何,乃至于他们更亲近辽国还是大宋都没有那么要紧,只要他们不上窜下跳搞事就行。
当然,事实上高丽对大宋态度一向还是恭顺,虽然事辽为宗主国,但期间爆发了三次高丽和辽国之间的战争。
高丽都城开京(后世朝鲜开城)一度被辽国占领,并被付之一炬。
两国间的仇恨可能比表面的和平要大的多。
高丽和辽国战争期间通常会尊大宋为宗主国,并使用大宋的年号,不过这局面并没有维持太久,神宗朝之后的高丽都是以辽为宗主国的。
高丽君臣选择在这时节派使者到汴梁城觐见,显然是有深意的。
不提辽国在定州之败,不足一月覆灭西夏之威,显然还是令隔海相望的高丽君臣感到十分震惊的。
如果他们的谍报人员足够优秀,探查耶律阿思率大军欲奇袭兴庆府,反被种师中、种建中两兄弟打的大败而归,就不止是震惊了。
高丽使者来的第二天,喀喇汗王朝的使者就到了,喀喇汗王朝不同于高丽,他们与大宋王朝一直保持着友好关系。
喀喇汗王朝在吞并于阗王国不久,在太宗朝就派出了以回鹘人罗厮温为首的使团携带地方特产前往汴梁城朝贡。
罗厮温抵达汴梁之后,表达了自身的臣服之意,同时提出回访的请求,但是彼时的大宋幽云十六州尚未收复,中间又有党项人阻隔,君臣皆无向西进取之心。以路途遥远耗费钱粮为由,婉言回绝了其请求。
不过太宗皇帝还是赐了一封诏书给喀喇汗王朝,双方算是确立了正式的藩属关系。
此后喀喇汗王朝频繁遣使朝贡,双方交往不绝如缕。神宗朝熙宁年间之后,喀喇汗王朝的朝贡愈发的频繁,远则两年一次,近则每年一次。
要知道西域离汴梁可谓是万里之遥,日行百里也要三个月,返回一次半年不止。神宗皇帝感叹其一片赤诚,对其来使赏赐优渥,喀喇汗王朝由此从中原王朝获取了丰厚的回报。
以至于后来甚至有商队冒充喀喇汗王朝的使者来骗取大宋朝廷的赏赐。
当然,这一次来的使者与西域同中原的贸易毫无关系。而是西夏的覆灭和种建中大军屯驻在敦煌,让喀喇汗王朝多少有些震动。
因为这是太过明显的进取西域之意。
当然,敦煌和喀喇汗王朝之间还有另一股势力高昌回鹘,在他们看来大宋可能要图谋高昌回鹘这一片安西都护府旧地。
他们与高昌回鹘因宗教问题是死敌,但因为国力原因,加上辽国... -->>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